胸膜炎症状因个体等因素有差异,常见胸痛(起病急、尖锐刺痛或牵拉痛,深呼吸等加剧,儿童表述弱、长期吸烟易掩盖、有肺部基础病时加重)、咳嗽(刺激性,咳嗽时胸痛加重,婴幼儿易致呼吸急促、长期粉尘作业者更明显、有过敏病史者更频繁)、呼吸困难(轻度活动时气短,重者静息下呼吸急促,大量胸腔积液者明显且被迫坐位)、全身症状(感染性可发热,儿童发热不典型、免疫缺陷者发热严重)及其他症状(胸腔积液时少量无症状,中大量时症状加重伴胸廓等体征,儿童胸廓改变不典型、妊娠等特殊状态下需特殊考虑、长期饮酒者要兼顾酒精影响、有肝脏病史者警惕低蛋白血症致积液)。
胸痛
特点:是胸膜炎最常见的症状,一般起病较急,疼痛性质多为尖锐刺痛或牵拉痛。疼痛程度可轻可重,在患者深呼吸、咳嗽或转动体位时,胸痛会加剧,而屏住呼吸时胸痛可暂时缓解。例如,当细菌感染引发胸膜炎时,炎症刺激胸膜神经,导致胸痛症状出现。
年龄因素影响:儿童患胸膜炎时,胸痛表现可能不如成人典型,有时可能仅表现为胸部不适或哭闹不安,这是因为儿童对疼痛的表述能力相对较弱,需要家长密切观察其胸部相关的异常表现。
性别因素影响:男性和女性在胸膜炎胸痛症状上并无本质差异,但女性在月经周期等特殊生理时期,可能因身体整体状态的变化,对胸痛的敏感度或耐受度略有不同,但这不是胸膜炎胸痛的特异性差异表现。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吸烟的人群患胸膜炎时,由于吸烟对呼吸道和肺部的损害,可能会影响胸膜炎症状的表现,比如可能使胸痛等症状相对更难发现或更容易被忽略,因为吸烟相关的咳嗽等症状可能掩盖了胸膜炎的胸痛表现。
病史影响:有肺部基础疾病(如肺炎、肺结核等)的患者,若合并胸膜炎,其胸痛症状可能会在原有疾病症状的基础上加重,且病情变化相对更复杂,需要综合考虑原有疾病和胸膜炎的双重影响来判断病情。
咳嗽
特点:通常为刺激性咳嗽,咳嗽时可能会伴有胸痛加重的情况。这是因为咳嗽动作会引起胸膜的牵拉,从而加重炎症对胸膜神经的刺激。例如,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除了有胸痛外,往往会伴有咳嗽症状,且咳嗽可能会持续存在,痰液一般较少。
年龄因素影响:婴幼儿患胸膜炎出现咳嗽时,由于其呼吸道较狭窄,咳嗽可能会导致呼吸急促等表现,需要特别注意观察呼吸频率等情况,因为婴幼儿病情变化较快,咳嗽可能是胸膜炎的一个较隐蔽的症状。
性别因素影响:性别对胸膜炎引起的咳嗽没有明显的特异性影响,男女患者咳嗽表现相似,主要都是刺激性咳嗽,可能伴有咳痰等情况,但咳痰量和性质会因病因不同而有所差异。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从事粉尘作业的人群,患胸膜炎时咳嗽症状可能会更明显,因为粉尘刺激呼吸道,再加上胸膜炎的炎症刺激,会加重咳嗽症状,且这类人群需要注意避免继续接触粉尘环境,以利于病情恢复。
病史影响:有过敏性疾病病史的患者,患胸膜炎时咳嗽可能会更频繁,且需要警惕是否是过敏因素与胸膜炎共同作用导致咳嗽加重,在治疗时需要综合考虑抗过敏等治疗措施与胸膜炎治疗的协同性。
呼吸困难
特点:轻度胸膜炎患者可能仅在剧烈活动时出现气短,而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能会出现静息状态下的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急促、浅快。这是因为胸膜炎会导致胸膜腔内积液或粘连,影响肺部的扩张和收缩,从而影响肺的通气功能。例如,大量胸腔积液的胸膜炎患者,会明显出现呼吸困难,患者可能会被迫采取坐位,以减轻呼吸困难的症状。
年龄因素影响:儿童尤其是婴幼儿患胸膜炎出现呼吸困难时,由于其呼吸储备功能较差,呼吸困难可能会进展较快,需要及时就医,密切监测呼吸情况,必要时给予吸氧等支持治疗。
性别因素影响:性别对胸膜炎导致的呼吸困难没有本质区别,但女性在妊娠等特殊生理状态下,若合并胸膜炎出现呼吸困难,需要特别注意胎儿的情况,因为妊娠可能会影响呼吸功能,加重呼吸困难的表现。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缺乏运动的人群,患胸膜炎时更容易出现呼吸困难,因为其心肺功能相对较弱,在胸膜炎症影响肺功能时,会较早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这类人群需要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适当进行呼吸功能锻炼,但要避免过度劳累。
病史影响:有心脏病病史的患者,患胸膜炎时出现呼吸困难可能会更复杂,因为心脏和肺的功能相互关联,心脏病可能会加重胸膜炎导致的呼吸困难,需要同时评估心脏和肺的功能状态,进行综合治疗。
全身症状
发热:如果是感染性胸膜炎,如细菌、结核杆菌等感染引起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表现为低热(37.3℃-38℃)或高热(体温超过38.5℃)。例如,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常表现为午后低热,还可能伴有盗汗、乏力等症状。
年龄因素影响:儿童感染性胸膜炎时发热表现可能不太典型,婴幼儿可能仅表现为体温不稳定,而年长儿童发热表现相对接近成人,但儿童的机体抵抗力相对较弱,发热时更容易出现惊厥等并发症,需要密切关注儿童体温变化及精神状态。
性别因素影响:性别对胸膜炎引起的发热没有特异性影响,男女患者发热表现相似,但女性在月经前后机体抵抗力可能会有一定波动,若此时患胸膜炎发热,需要注意加强营养等支持措施。
生活方式影响:生活不规律、经常熬夜的人群患胸膜炎时,机体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加重的情况,需要调整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睡眠和合理饮食来提高机体抵抗力。
病史影响:有免疫缺陷病史的患者,患胸膜炎时发热可能会更严重且不易控制,因为其自身免疫功能较差,对感染的抵御能力弱,需要加强抗感染治疗和免疫支持治疗等综合措施。
其他症状
胸腔积液相关表现:当胸膜炎导致胸腔积液时,少量积液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中等量及大量积液时,除了上述的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加重外,还可能出现胸廓饱满、气管向健侧移位等体征。例如,大量胸腔积液时,患者患侧胸廓隆起,叩诊呈实音,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年龄因素影响:儿童胸腔积液时,由于胸廓骨骼发育尚未完全,可能会出现胸廓外形改变不太典型的情况,但通过影像学检查可发现胸腔积液的存在,需要根据积液量的多少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少量积液可观察,中量及大量积液可能需要穿刺抽液等治疗。
性别因素影响:性别对胸腔积液相关表现没有特异性影响,但女性在妊娠后期等特殊生理状态下出现胸腔积液,需要考虑妊娠相关因素对胸腔积液的影响,同时要兼顾胎儿的安全,选择合适的检查和治疗方法。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大量饮酒的人群患胸膜炎出现胸腔积液时,需要注意酒精对肝脏等器官的影响,因为酒精可能会加重肝脏的负担,而肝脏功能异常可能会影响胸腔积液的吸收等情况,在治疗胸腔积液时需要综合考虑饮酒因素对整体健康的影响。
病史影响:有肝脏疾病病史的患者,患胸膜炎出现胸腔积液时,需要警惕是否是低蛋白血症等导致的胸腔积液,因为肝脏疾病可能会引起蛋白合成减少,导致低蛋白血症,进而引发胸腔积液,需要同时治疗肝脏疾病和胸膜炎相关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