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与胃溃疡的区别体现在病变部位与程度不同、临床症状不同、检查结果不同、并发症不同等方面。

1.病变部位与程度不同
胃炎病变主要发生在胃黏膜层,表现为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损伤较表浅;胃溃疡病变穿透胃黏膜层,可达黏膜下层甚至肌层,形成明显溃疡面,损伤程度更深,愈合后可能遗留疤痕,两者病变深度和范围存在明显差异。
2.临床症状不同
胃炎症状多为上腹部隐痛、胀痛、餐后饱胀、嗳气、反酸,疼痛无明显规律,症状相对较轻;胃溃疡典型症状为周期性、节律性上腹部疼痛,多在餐后1-2小时出现,疼痛较剧烈,部分患者可出现夜间痛,症状更具特异性。
3.检查结果不同
胃镜检查中,胃炎可见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无明显溃疡灶;胃溃疡可见圆形或椭圆形溃疡灶,边缘整齐,周围黏膜充血水肿,部分可见苔膜覆盖。幽门螺杆菌检测两者均可能阳性,但胃溃疡患者感染率相对更高,需结合病理检查进一步鉴别。
4.并发症不同
胃炎并发症较少,严重时可能出现胃出血、贫血;胃溃疡并发症较多且严重,如胃出血、胃穿孔、幽门梗阻,长期不愈还可能发生癌变,对身体危害更大,需更积极治疗和监测。
若出现上腹部疼痛加重、黑便、呕血、贫血等症状,或治疗后症状无改善,应及时前往医院消化内科就诊,通过胃镜检查明确诊断,调整治疗方案,避免延误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