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腹水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腹腔穿刺放液、治疗原发病。

1.一般治疗
对于肝腹水患者,需限制钠和水的摄入。钠的摄入应控制在每天2000mg左右,水的摄入一般每天1000-1500ml,但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患者需要充足的休息,休息可以减轻肝脏的负担,有利于肝功能的恢复,对腹水的缓解也有一定帮助。一般建议患者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2.药物治疗
螺内酯是常用的保钾利尿剂,通过拮抗醛固酮作用,促进钠水的排出,且减少钾的排泄。呋塞米为排钾利尿剂,常与螺内酯联合使用,既可以增强利尿效果,又能防止低钾血症的发生。呋塞米通过抑制肾小管对钠、氯的重吸收发挥利尿作用,但长期单独使用可能导致低钾血症等不良反应。
3.腹腔穿刺放液
对于大量腹水引起明显症状(如呼吸困难、腹胀难忍等)的患者,可进行腹腔穿刺放液。一次放液量不宜过多,一般首次放液不超过2000-3000ml,若大量放液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蛋白丢失等并发症。对于肝功能较好、无肝性脑病倾向的患者,可适当多放一些,但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电解质变化。
4.治疗原发病
如果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可能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如使用恩替卡韦等抗病毒药物,控制病毒复制,从而改善肝脏功能,减少腹水的产生。酒精性肝病相关肝腹水患者必须严格戒酒,同时进行保肝等治疗。戒酒是治疗酒精性肝病相关肝腹水的关键措施,因为继续饮酒会进一步损害肝脏,加重腹水等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