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肺肺炎治疗方法是一般治疗、抗感染治疗、对症治疗等。

1、一般治疗
患者需充分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利于身体恢复。同时,应进行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尤其是对于儿童等免疫力相对较低的人群,隔离能有效防止肺炎在人群中进一步传播。对于有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下降的双肺肺炎患者,需给予呼吸支持。如低流量吸氧可改善缺氧状况,对于儿童,要注意吸氧流量的控制,避免高流量吸氧对儿童呼吸道等造成不良影响。
2、抗感染治疗
若为细菌感染引起的双肺肺炎,需根据可能的病原菌选用抗生素。例如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的肺炎链球菌感染,可选用青霉素类等抗生素;对于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常用药物,但要注意儿童使用时的胃肠道反应等情况。病毒感染所致双肺肺炎,如流感病毒,可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对于其他病毒性肺炎,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部分病毒感染可能会继发细菌感染,需动态评估。
3、对症治疗
当患者出现发热症状时,对于儿童,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如适当减少衣物、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方法。只有在物理降温效果不佳且体温达到一定程度(如儿童体温≥38.5℃且伴有明显不适)时,可考虑使用安全的退热药物,但要避免低龄儿童使用不恰当的退热方式或药物。
对于已经出现呼吸衰竭的双肺肺炎患者,除了上述呼吸支持治疗外,要密切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如儿童的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进行高级生命支持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