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失禁的治疗方法包括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辅助器具使用等。

1.生活方式调整
通过控制饮水量和饮水时间,避免睡前大量饮水,减少夜间排尿需求。同时进行规律的盆底肌训练,如凯格尔运动,每天坚持数次,每次收缩肌肉3至5秒后放松,逐步增强盆底肌支撑力,改善尿失禁症状。
2.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包括酒石酸托特罗定片、琥珀酸索利那新片、盐酸奥昔布宁缓释片,这些药物可帮助放松膀胱平滑肌,减少膀胱过度活动引起的尿失禁。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更换药物。
3.物理治疗
采用电刺激治疗,通过低频电流刺激盆底肌肉,促进肌肉收缩功能恢复,增强控尿能力。也可选择生物反馈治疗,借助仪器反馈盆底肌活动情况,帮助患者掌握正确的肌肉收缩方法,提升训练效果。
4.手术治疗
对于中重度尿失禁且其他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腹腔镜下膀胱颈悬吊术等。手术需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由医生评估后确定合适的手术方式。
5.辅助器具使用
可使用尿垫或纸尿裤,及时吸收尿液,避免尿液渗漏导致皮肤刺激或尴尬。对于部分患者,还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导尿管,定期引流尿液,帮助管理尿失禁情况,保持局部皮肤干燥清洁。
若经过上述调整和治疗后,尿失禁症状仍未改善,或出现尿液浑浊、血尿、尿痛、发热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前往医院泌尿外科或妇科就诊,进行详细检查明确病因,接受针对性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