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炎的诱发因素多样,包括严重创伤、颅内病变、药物因素、感染因素、极端环境因素等。

1.严重创伤
严重创伤如大面积烧伤、颅脑外伤等可引发应激性急性胃炎。这是因为机体在严重创伤后,处于应激状态,会激活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导致胃黏膜血流量减少,胃黏膜屏障功能受损,从而容易发生急性胃炎。例如,临床研究发现,大面积烧伤患者中相当一部分会出现急性胃炎的表现。
2.颅内病变
颅内病变如脑出血、脑梗死等可导致颅内压升高,进而引起应激性急性胃炎,即库欣溃疡。其发生机制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导致胃黏膜血管收缩,缺血缺氧,黏膜屏障破坏有关。有研究表明,颅内病变患者中出现急性胃炎相关症状的比例不低。
3.药物因素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是引起急性胃炎的常见药物之一。这类药物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削弱胃黏膜的保护作用。例如,长期或大剂量服用阿司匹林等NSAIDs的患者,容易出现胃黏膜糜烂、出血等急性胃炎的表现。
4.感染因素
某些细菌感染可导致急性胃炎。例如,幽门螺杆菌虽然主要引起慢性胃炎,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引发急性胃炎的发作。另外,一些化脓性细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感染胃黏膜,可引起急性化脓性胃炎,这相对较为少见,但病情较为严重。
5.极端环境因素
长期处于寒冷、潮湿等极端环境中,可能会影响机体的生理功能,包括胃黏膜的血液循环和代谢等,从而增加急性胃炎的发生风险。例如,在寒冷地区生活的人群,如果不注意胃部保暖,可能更容易出现胃黏膜的不适,引发急性胃炎。
另外,自身免疫性胃炎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急性发作,机体的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胃黏膜,导致胃黏膜的炎症损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