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诊断的辅助检查包括脑电图检查,其可发现异常放电波型,不同类型癫痫有不同特征且儿童有特殊性;神经影像学检查中的头颅CT可发现脑部结构性病变,头颅MRI分辨率高可发现细微病变;血液检查的血常规可了解血细胞情况,生化检查可排查血糖、血钙等异常及指导抗癫痫药物使用;脑脊液检查用于排查颅内感染引起的癫痫,需严格掌握适应证且儿童操作需谨慎。
一、脑电图检查
脑电图(EEG)是诊断癫痫最重要的辅助检查方法。通过记录大脑神经元的电活动,可发现异常放电的波型。对于癫痫患者,常规脑电图的阳性率约为40%-50%,而24小时动态脑电图(HolterEEG)可提高阳性检出率,可达70%-80%。不同类型的癫痫在脑电图上有不同的特征,例如全面性发作的患者可能出现全脑同步的棘-慢波综合等异常波型;部分性发作的患者脑电图可记录到局部脑区的异常放电。对于儿童癫痫患者,由于其大脑发育尚未成熟,脑电图的表现可能有其特殊性,需要结合儿童的年龄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二、神经影像学检查
1.头颅CT检查
头颅CT可以发现脑部的结构性病变,如脑肿瘤、脑出血、脑梗死、脑萎缩等,这些病变可能是导致癫痫发作的病因。对于急性起病的癫痫患者,头颅CT有助于快速排查颅内的急性病变。但头颅CT对于一些微小的病灶,尤其是颞叶内侧的病灶等可能显示不清。在儿童癫痫患者中,头颅CT可以帮助发现先天性脑发育畸形等情况,如脑回畸形、灰质异位等。
2.头颅MRI检查
头颅MRI对脑部软组织的分辨率比CT高,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脑部的细微结构。对于癫痫患者,头颅MRI可以发现CT不易察觉的病变,如海马硬化、微小的脑肿瘤、脑血管畸形等。海马硬化是颞叶癫痫常见的病因,在MRI上表现为海马体积缩小、信号异常等。对于女性癫痫患者,由于其生理结构的特殊性,头颅MRI在排查脑部病变时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儿童癫痫患者,MRI可以更好地评估脑发育情况。
三、血液检查
1.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血细胞情况,如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的数量。对于一些由感染等因素引起的癫痫,血常规可能会有相应的改变,如白细胞升高提示可能存在感染性因素。在儿童癫痫患者中,血常规检查有助于排查是否存在血液系统的异常等情况影响癫痫的发生。
2.生化检查
生化检查包括血糖、血钙、血镁、肝肾功能等项目。血糖异常(如低血糖或高血糖)可能导致癫痫发作,通过血糖检测可以排查这一因素。血钙降低可能引起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导致癫痫发作,血钙的检测对于判断是否存在低钙性癫痫等有重要意义。血镁异常也可能与癫痫发作有关。肝肾功能的检查有助于了解患者的肝肾功能状态,因为一些抗癫痫药物需要通过肝肾代谢,了解肝肾功能可以指导抗癫痫药物的选择和使用。对于女性癫痫患者,在进行生化检查时,还需要考虑月经周期等因素对一些指标的影响;对于儿童癫痫患者,肝肾功能的发育尚未完善,更需要密切监测。
四、脑脊液检查
脑脊液检查主要用于排查颅内感染等疾病引起的癫痫。通过腰椎穿刺获取脑脊液,进行常规、生化、病原学等检查。如果脑脊液中白细胞升高、蛋白含量升高等,提示可能存在颅内感染,如病毒性脑炎、细菌性脑膜炎等,这些感染性疾病可能导致癫痫发作。对于有发热、头痛等伴随症状的癫痫患者,脑脊液检查是重要的排查手段。但脑脊液检查是有创检查,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对于儿童患者,进行腰椎穿刺时需要更加谨慎,要注意操作的规范性,避免发生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