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一般治疗需调整生活方式,包括饮食和作息;药物治疗有抑制胃酸分泌(质子泵抑制剂、H受体拮抗剂)、保护胃黏膜(铋剂、铝碳酸镁)及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手术治疗适用于大量出血经内科处理无效、急性穿孔、瘢痕性幽门梗阻、胃溃疡疑有癌变等情况,且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儿童和老年患者治疗需特殊考虑。
一、一般治疗
1.生活方式调整
饮食方面: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过酸、过甜的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咖啡、巧克力等。这些食物可能会刺激胃酸分泌,加重胃溃疡症状。规律饮食,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例如,有研究表明,不规律的饮食习惯会影响胃黏膜的修复,增加胃溃疡的复发风险。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饮食的营养均衡,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同时避免食用过硬、过冷的食物,以免损伤胃黏膜。对于老年患者,由于消化功能可能减退,应选择易消化的食物。
作息方面: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长期精神紧张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胃黏膜的血液供应和胃黏膜的修复功能。例如,长期处于高压状态的人群患胃溃疡的概率相对较高。儿童患者如果学习压力大,家长要注意帮助其调整作息,保证充足的休息;老年患者则要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因劳累导致病情加重。
二、药物治疗
1.抑制胃酸分泌药物
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等,这类药物能高度选择性地抑制胃壁细胞内的质子泵,从而有效地抑制胃酸分泌。大量临床研究证实,质子泵抑制剂可以使胃酸分泌减少到很低水平,促进胃溃疡的愈合。例如,多项临床试验表明,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4-8周,胃溃疡的愈合率可达80%-90%。
H受体拮抗剂:像雷尼替丁等,通过竞争抑制壁细胞基底膜的H受体,减少胃酸分泌。其疗效相对质子泵抑制剂稍弱,但对于一些轻中度胃溃疡患者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2.保护胃黏膜药物
铋剂:如枸橼酸铋钾,它可以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隔绝胃酸、胃蛋白酶等对胃黏膜的侵蚀,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杀灭幽门螺杆菌的作用。例如,枸橼酸铋钾能促进溃疡面的愈合,且安全性较好。
铝碳酸镁:能中和胃酸,并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保护屏障,快速缓解胃痛、胃灼热等症状,同时还可以吸附胆汁酸等,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
3.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如果胃溃疡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需要进行抗幽门螺杆菌治疗。通常采用联合用药方案,如质子泵抑制剂+铋剂+两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大量临床研究证实,规范的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可以显著降低胃溃疡的复发率。例如,经过标准的四联疗法治疗后,幽门螺杆菌的清除率可达80%以上,从而有利于胃溃疡的愈合和预防复发。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生理特点,抗幽门螺杆菌治疗需要更加谨慎,要根据年龄、体重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及剂量,避免使用对儿童有较大副作用的药物;对于老年患者,要考虑其肝肾功能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同时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三、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
大量出血经内科紧急处理无效时;
急性穿孔;
瘢痕性幽门梗阻;
胃溃疡疑有癌变。手术方式主要有胃大部切除术等,手术治疗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创伤,所以需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对于儿童患者,手术治疗通常是在其他治疗方法无效且病情严重时才考虑,要充分评估手术风险;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手术前要进行全面的身体评估,包括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以确保患者能够耐受手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