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石症又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常见眩晕原因之一正常时耳石附耳石膜上因素致耳石脱离在内淋巴游动头位变化时刺激半规管毛细胞致强烈性眩晕伴恶心呕吐等年龄增长致耳石膜退行性变致老年人发生率高儿童可因头部外伤等引发长期低头工作、头部外伤、耳部疾病、内耳供血不足等可诱发突发眩晕为典型症状发作时伴眼震及恶心呕吐等自主神经症状Dix-Hallpike试验可初步诊断后半规管耳石症Roll试验可诊断外半规管耳石症复位治疗是主要方法有Epley法、Semont法等辅助治疗可在复位后用改善内耳循环药物儿童复位需轻柔老年需考虑身体状况。
一、耳石症的定义
耳石症又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最常见的眩晕原因之一。正常情况下,耳石附着于耳石膜上,当一些因素导致耳石脱离,这些脱落的耳石就会在内耳内被称作为内淋巴的液体里游动,当人体头位变化时,这些半规管亦随之发生位置变化,沉伏的耳石就会随着液体的流动而运动,从而刺激半规管毛细胞,导致机体发生强烈性眩晕,时间一般较短,数秒至数分钟,可伴恶心、呕吐等症状。
二、耳石症的发病机制
(一)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增长,内耳的耳石膜会出现退行性改变,耳石容易脱落。老年人耳石症的发生率相对较高,这与内耳结构的生理性退变有关。儿童时期耳石膜相对稳定,耳石症较少见,但也可能因头部外伤等因素引发。
(二)生活方式因素
长期低头工作、头部外伤、耳部疾病(如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等)、内耳供血不足等都可能是耳石症的诱发因素。例如,头部受到撞击等外伤后,可能导致耳石脱落;患有耳部疾病时,内耳的微环境发生改变,也容易引起耳石移位。
三、耳石症的临床表现
(一)眩晕
突发的眩晕是耳石症最典型的症状,通常在坐卧体位变化、卧位翻身或从睡眠中惊醒时发作。眩晕感强烈,患者会感觉自身或周围环境在旋转,持续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1分钟。
(二)眼震
在发作眩晕时,多数患者可观察到眼球不自主地左右或上下摆动,即眼震。这是由于耳石刺激半规管,通过前庭眼反射引起的眼球运动。
(三)伴随症状
发作时还常伴有恶心、呕吐等自主神经症状,这是因为眩晕刺激了前庭神经,进而影响到自主神经系统。
四、耳石症的诊断方法
(一)Dix-Hallpike试验
医生会让患者坐于检查床上,迅速躺下并头悬于床沿外,然后观察患者的眼球运动和是否出现眩晕。如果出现短暂的眩晕和特征性的眼震,即可初步诊断为后半规管耳石症。
(二)Roll试验
让患者侧卧,头向一侧扭转,观察眼震和眩晕情况,用于诊断外半规管耳石症。通过这些特定的体位试验,结合患者的症状,可以明确耳石症的类型和病变半规管。
五、耳石症的治疗
(一)复位治疗
是耳石症的主要治疗方法,通过特定的头位变换,利用重力作用使耳石回到原来的位置。常见的复位方法有Epley法、Semont法等。对于不同半规管的耳石症,采用相应的复位手法。例如,后半规管耳石症常用Epley法复位,外半规管耳石症采用Roll法复位等。复位治疗一般在门诊即可进行,患者经过几次复位操作后,症状往往能明显缓解。
(二)辅助治疗
在复位治疗后,患者可能仍有头晕等不适症状,可辅助使用改善内耳循环的药物等,但药物治疗一般作为辅助手段,主要还是依靠复位治疗来解决耳石移位的根本问题。对于儿童患者,复位治疗时需更加轻柔操作,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避免因操作不当给儿童带来额外的损伤。老年患者进行复位治疗时,要考虑其身体状况,如是否有心血管疾病等,确保治疗过程中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