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表性胃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一般治疗有生活方式调整(饮食规律、作息充足、心理调节);药物治疗包括对症治疗(抑酸剂、胃黏膜保护剂)和幽门螺杆菌感染时的根除治疗(四联疗法);特殊人群中儿童治疗需谨慎选药、注重饮食等,老年患者要考虑药物相互作用、调整生活方式及关注心理状态。
一、一般治疗
1.生活方式调整
饮食方面:规律进食,避免过饥过饱。尽量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等,这些食物可能会刺激胃黏膜,加重浅表性胃炎的症状。同时,应减少咖啡、浓茶的摄入,因为其中的咖啡因等成分也可能对胃黏膜产生不良影响。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合理安排饮食,保证营养均衡,避免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
作息方面:保持充足的睡眠,成年人一般建议每天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良好的作息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和胃肠功能的调节。对于婴幼儿患者,要根据其生长发育特点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长,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2.心理调节: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可能会影响胃肠功能,加重浅表性胃炎的症状。患者应注意调节心态,可通过适当的运动、听音乐、与家人朋友沟通等方式缓解压力。例如,进行慢跑、瑜伽等有氧运动,每周可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有助于放松身心。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关注其心理状态,给予足够的关爱和陪伴,营造轻松愉悦的家庭氛围。
二、药物治疗
1.对症治疗药物
抑酸剂:如果患者有胃酸分泌过多导致的胃痛、反酸等症状,可使用抑酸剂。常用的有H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等,它可以抑制胃酸分泌,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不适。对于儿童患者,一般不优先使用此类药物,若病情需要,需在医生严格评估后谨慎使用。还有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等,其抑酸作用更强,效果更持久。
胃黏膜保护剂:可以保护胃黏膜,促进胃黏膜的修复。常见的有铝碳酸镁,它能中和胃酸,并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减轻胃酸、胆汁等对胃黏膜的刺激。儿童患者使用胃黏膜保护剂时,也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年龄、体重等因素合理选择合适的药物及剂量。
2.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如果浅表性胃炎患者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通常需要进行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一般采用质子泵抑制剂+两种抗生素+铋剂的四联疗法。例如,质子泵抑制剂可选用奥美拉唑,抗生素可选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铋剂可选用枸橼酸铋钾等。但儿童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需要更加谨慎,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药物的选择及剂量,需由儿科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方案。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浅表性胃炎的治疗需特别谨慎。在药物选择上,要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胃肠道有较大刺激或有明确儿童禁忌的药物。饮食方面要更加注重营养均衡和易消化,根据儿童的年龄阶段提供合适的食物,如婴儿期以母乳或合适的配方奶为主,添加辅食时要逐渐引入,从软烂、易消化的食物开始。同时,要密切关注儿童的症状变化,如呕吐、腹痛等情况的频率和程度,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2.老年患者:老年浅表性胃炎患者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在治疗时要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老年患者可能同时患有心血管疾病等,使用某些药物时需要谨慎评估。在生活方式调整方面,要注意饮食的清淡、易消化,避免食用过硬、过冷、过热的食物,作息要规律,适当进行温和的运动,如散步等,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身体负担。同时,要关注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因为这些情绪可能会影响胃炎的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