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肥大手术切除会带来多方面影响,术后短期有疼痛、出血、吞咽困难等情况;长期可能影响免疫功能、导致语音改变、涉及气道问题;儿童患者需特注意营养支持、心理状态和免疫代偿期防护,成年患者要注意口腔清洁、调整生活方式,决定手术时需综合评估利弊,术后要密切观察并针对不同人群采取相应措施促进康复。
一、术后短期影响
(一)疼痛
扁桃体切除术后,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一般在术后24小时内较为明显。这是因为手术创口的存在,神经末梢受到刺激。儿童可能因疼痛表现出哭闹、拒食等情况,需关注其情绪和进食状况,年龄较小的儿童由于表达能力有限,更要密切观察是否因疼痛出现异常行为。
(二)出血
术后出血是较为常见的短期并发症。分为原发性出血和继发性出血,多在术后24小时内发生的为原发性出血,术后5-6天发生的为继发性出血。出血原因与手术操作、患者自身凝血功能等有关。对于儿童,由于其血管较脆,凝血功能相对较弱,更需注意观察口腔分泌物的颜色等情况,若有大量鲜血吐出或持续吞咽鲜血,需及时处理。
(三)吞咽困难
术后吞咽时会刺激创口,导致患者吞咽困难。患者会因疼痛而不敢吞咽,进而影响进食。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会因为吞咽困难而拒绝进食,需要通过鼻饲等方式保证营养供应,同时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预防感染。
二、术后长期影响
(一)免疫功能影响
扁桃体是人体免疫器官之一,在儿童时期尤其重要。切除扁桃体后,儿童的局部免疫功能会受到一定影响,尤其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但随着年龄增长,其他免疫器官会逐渐代偿部分免疫功能。对于年幼的儿童,术后要注意加强营养,增强体质,减少感染的发生风险,因为免疫功能的暂时下降可能导致呼吸道等部位感染的几率在短期内有所增加。
(二)语音影响
部分患者术后可能出现语音改变,如出现鼻音等。这是因为扁桃体切除后,咽部的共鸣腔发生了变化。对于儿童患者,在术后恢复过程中,要注意进行语音训练的引导,帮助其适应语音的变化,避免因语音改变对心理产生不良影响,尤其是年龄稍大、开始重视自身形象和社交的儿童。
(三)气道影响
一般情况下,扁桃体肥大切除后气道会有所改善,但少数患者可能出现气道相关问题。例如,术后咽部组织水肿等可能在短期内影响气道通畅度,尤其是本身存在气道狭窄基础的患者。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存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相关基础的患者,术后要密切观察呼吸状况,儿童患者由于其气道相对狭窄,更要重视术后气道的管理。
三、不同人群的特殊情况
(一)儿童患者
儿童扁桃体肥大行手术切除时,由于其身体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在术后恢复过程中需特别注意营养支持,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等的摄入,以促进创口愈合。同时,要关注儿童的心理状态,家长要给予更多的安抚和陪伴,避免儿童因术后不适产生恐惧等不良情绪。另外,儿童的免疫代偿需要一定时间,在此期间要注意保暖,避免去人员密集场所,减少感染机会。
(二)成年患者
成年患者术后恢复相对儿童可能稍快,但也需注意术后的生活方式调整。要保持口腔清洁,按时漱口,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创口影响愈合。成年患者如果有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术后要尽量戒烟戒酒,因为吸烟会刺激呼吸道,饮酒可能影响创口愈合和身体的免疫功能,进而影响术后恢复。
总之,扁桃体肥大手术切除会带来多方面的影响,在决定是否进行手术时,需要综合评估患者的病情、年龄等多方面因素,权衡手术的利弊。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针对不同人群采取相应的护理和监测措施,以促进患者顺利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