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炎有一般症状如发热、头痛、呕吐,神经系统症状包括脑膜刺激征(颈强直、克氏征阳性、布氏征阳性)、意识障碍、惊厥,还有其他症状如皮肤表现、眼部症状、呼吸系统症状,不同类型脑膜炎症状有差异,临床需综合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明确诊断及病情以采取对应治疗。
一、一般症状
发热:是脑膜炎常见的症状之一,体温可高达39℃-40℃甚至更高,这是因为病原体感染人体后,人体免疫系统被激活,引发炎症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不同年龄段人群发热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可能体温波动较大,新生儿脑膜炎时发热表现可不典型,可能体温不升或仅有体温轻微变化。
头痛:程度较为剧烈,多为全头部胀痛或跳痛。这是由于颅内炎症刺激脑膜、血管等结构,引起疼痛神经传导异常所致。成年人头痛症状相对较易被察觉和描述,而婴幼儿无法准确表达头痛,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拒乳等。
呕吐:常为喷射性呕吐,与颅内压增高有关。当颅内炎症导致脑脊液分泌增多或吸收障碍时,颅内压升高,刺激呕吐中枢引起呕吐。儿童发生喷射性呕吐的情况相对较多见,新生儿可能仅表现为吐奶。
二、神经系统症状
脑膜刺激征
颈强直:患者仰卧,检查者被动屈曲其颈部时感觉到抵抗力增强。这是因为脑膜受到炎症刺激,颈部肌肉发生保护性痉挛。儿童颈强直表现可能不如成年人典型,但也能通过检查发现颈部活动受限等情况。
克氏征阳性:患者仰卧,一侧髋关节屈成直角后,膝关节也在近乎直角状态,检查者将其小腿抬高,正常人大腿与小腿可成角大于135°,阳性时该角小于135°,且有抵抗感。这是由于神经根受炎症刺激,导致相应肌群反射性痉挛。
布氏征阳性:患者仰卧,前屈其颈部时发生双侧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曲;压迫其双侧面颊部引起双上臂外展和肘部屈曲;叩击其耻骨联合时出现双下肢屈曲,均为布氏征阳性表现,同样是脑膜受刺激后的神经反射异常。
意识障碍:可表现为嗜睡、昏睡甚至昏迷。这与脑部炎症影响神经细胞的正常功能,导致大脑皮质及网状结构功能受损有关。婴幼儿意识障碍时可能表现为精神萎靡、反应迟钝等,随着病情加重可逐渐出现昏迷等严重情况。例如,严重的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可能很快陷入昏迷状态。
惊厥:部分脑膜炎患者会出现惊厥发作,多见于儿童。这是因为炎症累及大脑皮层,导致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不同年龄段儿童惊厥表现不同,新生儿惊厥可能表现为轻微的肢体抽动、呼吸暂停等不典型表现,而较大儿童惊厥表现与成人相似,多为全身或局部肌肉抽搐。
三、其他症状
皮肤表现:某些类型的脑膜炎有特殊皮肤表现,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患者皮肤可出现瘀点、瘀斑,是由于细菌栓塞小血管引起皮肤出血所致。这种瘀点、瘀斑早期为鲜红色,迅速增多且可融合成片,病情严重时可发生坏死。
眼部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眼部症状,如视力模糊、复视等。这可能是因为颅内压增高影响视神经功能,或炎症累及眼部神经等结构。例如,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可能导致眼部相关神经受累,出现视力方面的异常。
呼吸系统症状:严重脑膜炎患者可能出现呼吸节律不规则,如呼吸增快、减慢,或出现潮式呼吸等。这是因为颅内病变影响呼吸中枢功能,导致呼吸调节紊乱。在儿科患者中,由于其呼吸中枢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呼吸功能受脑膜炎影响更为明显。
不同类型的脑膜炎症状表现可能会有一些差异,例如病毒性脑膜炎症状相对可能较轻,而化脓性脑膜炎症状往往较为严重且进展迅速。在临床诊断中,需要综合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相关辅助检查(如脑脊液检查等)来明确诊断脑膜炎的类型及病情严重程度,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