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炎可通过避免诱发因素、鼻腔冲洗、药物治疗及就医评估与治疗来应对。避免接触过敏原等环境因素,保持室内适宜温湿度,戒烟限酒、规律作息;用生理盐水等鼻腔冲洗清除分泌物等;根据情况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等药物;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时及时就医,医生据检查结果针对性治疗,不同年龄人群在各方面需注意差异。
一、避免诱发因素
1.环境因素
对于有过敏性鼻炎相关慢性鼻炎的人群,要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季节减少外出,室内使用空气净化器过滤花粉、尘螨等。对于因空气污染导致慢性鼻炎的人群,在污染严重时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外出可佩戴口罩。不同年龄人群对环境因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儿童的呼吸道黏膜更娇嫩,更容易受环境影响,所以更需注重环境的防护。
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一般室内温度保持在22-25℃,湿度保持在50%-60%较为适宜。老年人的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对温度和湿度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更要关注室内环境的调节。
2.生活方式因素
戒烟限酒,吸烟会刺激鼻腔黏膜,加重鼻炎症状,长期大量饮酒也会对鼻腔黏膜的正常生理功能产生不良影响。不同性别在生活方式上可能有差异,男性通常吸烟饮酒比例相对较高,更应注意戒除这些不良习惯。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的免疫力,使鼻腔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加重慢性鼻炎的症状。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充足的睡眠对其身体和鼻腔黏膜的修复至关重要;老年人也需要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来维持身体的正常机能。
二、鼻腔冲洗
1.方法及作用
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或生理性海水进行鼻腔冲洗。通过鼻腔冲洗可以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过敏原等,减轻鼻腔黏膜的炎症反应。一般使用专门的鼻腔冲洗器,将生理盐水或生理性海水注入一侧鼻腔,使其从另一侧鼻腔流出或从口腔吐出。
对于不同年龄人群,操作时需注意力度和方法。儿童由于配合度相对较低,家长在帮助其进行鼻腔冲洗时要更加轻柔,选择合适的儿童专用鼻腔冲洗器;老年人如果有鼻腔黏膜较脆弱或有其他基础疾病的情况,冲洗时也要注意避免过度用力,防止损伤鼻腔黏膜。
三、药物治疗(仅提及药物名称,不涉及具体服用指导)
1.鼻用糖皮质激素
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这类药物可以减轻鼻腔黏膜的炎症反应,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但不同年龄人群使用时需要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的差异。儿童使用时要选择儿童适用的剂型,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老年人如果有肝肾功能不全等情况,使用时也需要谨慎评估。
2.抗组胺药
如氯雷他定等,对于过敏性鼻炎相关的慢性鼻炎有较好的疗效,可以缓解鼻痒、流涕等症状。但抗组胺药可能会引起嗜睡等不良反应,驾驶员等需要保持清醒的人群在服用时要注意;儿童使用抗组胺药时要根据年龄和体重选择合适的剂型和剂量。
四、就医评估与治疗
1.及时就医
如果慢性鼻炎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如鼻塞严重影响呼吸、流涕量大且伴有发热等其他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进行详细的检查,如鼻内镜检查等,以明确慢性鼻炎的类型和严重程度。不同年龄的患者就医时的表现可能不同,儿童可能会表现为频繁揉鼻、鼻塞导致呼吸不畅而张口呼吸等;老年人可能除了鼻部症状外,还可能伴有其他系统的不适,医生在诊断时需要综合考虑。
2.针对性治疗
如果是感染性因素导致的慢性鼻炎,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如果是结构性问题导致的慢性鼻炎,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等。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例如,对于因鼻中隔偏曲等结构性问题引起的慢性鼻炎,可能需要通过手术矫正鼻中隔来改善鼻腔通气等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