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炎的治疗包括非药物、药物和手术治疗。非药物治疗有运动疗法(有氧运动、肌力训练)、物理治疗(热疗、电疗)和减重;药物治疗有非甾体抗炎药和软骨保护剂;手术治疗有关节镜手术、截骨术和关节置换术,不同年龄患者治疗需考虑自身情况及差异。
一、非药物治疗
1.运动疗法
有氧运动:对于各年龄段膝关节炎患者,适度的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膝关节功能。例如游泳,水的浮力能减轻膝关节负重,患者在游泳时膝关节屈伸活动,可增强股四头肌等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每周可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对于中老年患者,骑自行车也是较好的选择,应选择平坦路面,调整合适车座高度,每次骑行时间可从15分钟逐渐增加到30分钟。
肌力训练:股四头肌和腘绳肌的力量训练对膝关节炎患者至关重要。青壮年患者可进行靠墙静蹲练习,背部紧贴墙壁,膝关节屈曲成90°左右,保持30-60秒为一组,每次练习3-5组,每天可进行2-3次;对于老年患者,可先从坐位抬腿开始,伸直腿缓慢抬起,保持5秒后放下,每组10-15次,每天3-4组。
2.物理治疗
热疗:对于有膝关节炎疼痛症状的患者,热疗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例如热敷,可使用热水袋或热毛巾,温度控制在40-50℃,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对于年轻患者运动后出现膝关节轻度不适,也可采用热敷缓解。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患者,热敷时要注意温度不宜过高,因为糖尿病患者可能存在神经病变,对温度感知不敏感,防止烫伤。
电疗:低频电刺激可用于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膝关节周围血液循环。对于不同年龄的膝关节炎患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电疗参数。如中青年患者可选择较强的刺激强度,而老年患者尤其是体质较弱者,应选择较弱的刺激强度,每次电疗时间一般为15-20分钟,每周可进行2-3次。
3.减重
对于超重或肥胖的膝关节炎患者,无论年龄大小,减重都能显著减轻膝关节负重,延缓病情进展。例如体重指数(BMI)超过24的患者,每减轻5公斤体重,膝关节所受压力可降低约20-30公斤。可通过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相结合的方式减重,饮食上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比例;运动上除了前面提到的有氧运动外,还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低强度运动,如散步,每天可逐渐增加散步距离,从每次10分钟开始,逐渐增加到30分钟以上。
二、药物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可缓解疼痛和炎症,但需注意不同年龄患者的用药差异。对于年轻患者,在必要时可使用,而老年患者尤其是有胃肠道疾病风险的,应谨慎使用,因为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
2.软骨保护剂:如氨基葡萄糖等,对于各年龄段膝关节炎患者有一定保护软骨的作用,可促进软骨基质合成,延缓软骨退变。
三、手术治疗
1.关节镜手术:适用于早期膝关节炎患者,尤其是存在游离体、半月板损伤等情况的患者。对于中青年患者,关节镜手术创伤小,恢复相对较快;老年患者身体状况较差时,需综合评估手术风险,权衡手术收益和风险。
2.截骨术:适用于有膝内翻或膝外翻畸形的膝关节炎患者,通过改变力线来减轻膝关节局部的负重,改善症状。不同年龄患者的手术适应证和预后有所不同,中青年患者可能更适合截骨术以保留自身关节,而老年患者可能根据身体状况和病情选择关节置换术等更终末期的治疗方式。
3.关节置换术:对于终末期膝关节炎患者,关节置换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无论年龄大小,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考虑。但老年患者术前需充分评估心肺功能等全身状况,以确保手术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