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胰腺炎的治疗包括内科、内镜和手术治疗。内科治疗有病因治疗、疼痛治疗、胰腺外分泌和内分泌功能不全的替代治疗;内镜治疗包括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胰管扩张及支架置入;手术治疗有胰腺切除术和引流术,不同治疗方式需根据患者年龄等情况综合考虑并注意相应事项。
一、内科治疗
1.病因治疗
对于酒精性慢性胰腺炎患者,需严格戒酒,长期饮酒是导致酒精性慢性胰腺炎的重要因素,戒酒可阻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对于高脂血症相关性慢性胰腺炎,需积极调控血脂,通过饮食控制、运动以及必要时使用降脂药物使血脂水平维持在正常范围,高脂血症持续存在会反复刺激胰腺,加重胰腺损伤。
若由胆道疾病引起,如胆囊结石、胆管狭窄等,需处理胆道病变,例如通过手术取出胆囊结石、解除胆管狭窄等,胆道病变解除后可减少胰液引流不畅导致的胰腺反复损伤。
2.疼痛治疗
轻度疼痛可采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等,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镇痛作用,但需注意此类药物可能对胃肠道有刺激,对于有胃肠道疾病病史的患者需谨慎使用。中重度疼痛可使用阿片类镇痛药,如吗啡等,但要警惕成瘾性等问题,对于老年患者和有呼吸功能障碍病史的患者需特别关注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
3.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的替代治疗
当患者出现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表现为消化不良、脂肪泻等症状时,需补充胰酶制剂,如胰酶肠溶片等。胰酶制剂可帮助消化食物中的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对于有脂肪泻的患者,补充胰酶后可改善大便性状和营养吸收状况。在补充胰酶时,要考虑患者的年龄因素,儿童患者使用需根据体重等调整合适剂量,同时注意与进食的配合,应在进食时服用以更好发挥作用。
4.胰腺内分泌功能不全的治疗
若出现糖尿病,需按照糖尿病的治疗原则进行管理,包括饮食控制、运动和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对于儿童慢性胰腺炎合并胰腺内分泌功能不全出现糖尿病的情况,要更加注重个体化的血糖管理,密切监测血糖变化,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血糖控制需兼顾生长需求和血糖水平,避免低血糖发生影响生长发育。
二、内镜治疗
1.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对于由胆道疾病引起的慢性胰腺炎,若存在胆管狭窄、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等情况,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可解除胆管梗阻,改善胰液引流。适用于年龄较大、身体状况能耐受内镜操作的患者,但对于儿童患者需谨慎评估,因为儿童内镜操作风险相对较高,要充分考虑其生理特点和耐受程度。
2.胰管扩张及支架置入
当胰管存在狭窄、梗阻时,可通过内镜进行胰管扩张并置入支架,以保持胰管通畅,减少胰液潴留引起的胰腺损伤。对于不同年龄患者,操作时需注意内镜的选择和操作力度,儿童患者要使用适合儿童尺寸的内镜,操作过程中要轻柔,避免对胰腺和周围组织造成额外损伤。
三、手术治疗
1.胰腺切除术
对于胰腺出现严重的不可逆病变,如胰腺坏死、胰管结石导致胰腺广泛纤维化等情况,可考虑胰腺切除术,如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等。但手术创伤较大,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对于老年患者,要充分评估其心肺功能等全身状况,确保能耐受手术;儿童患者则需综合考虑其生长发育和胰腺切除后的内分泌、外分泌功能影响,谨慎选择手术方式,术后要密切监测营养状况和内分泌功能,及时进行相应补充治疗。
2.引流术
包括胰管空肠吻合术等,适用于胰管梗阻但无法进行胰腺切除的患者,通过建立胰液引流通道,降低胰管内压力,缓解症状。在手术前后要关注患者的营养支持,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尤其是对于儿童患者,术后营养支持对其生长发育至关重要,要根据患者年龄和营养状况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