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炎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咽喉炎成人起病急,有咽干、咽痛等症状,儿童全身症状更重;慢性咽喉炎有咽部不适、咳嗽等症状。急性咽喉炎病毒感染以对症治疗为主,细菌感染需用抗生素并辅助含漱液;慢性咽喉炎需生活方式和饮食调整,药物治疗用局部药或抑酸药,物理治疗适用于药物无效者,儿童特殊情况需谨慎选择治疗方法。
一、咽喉炎的症状
(一)急性咽喉炎症状
成人:起病较急,初觉咽干、瘙痒、微痛、灼热感及异物感,继而有咽痛,多为灼痛,且空咽时咽痛较剧。疼痛可放射至耳部,全身症状一般较轻,但因年龄、免疫力以及病原体毒力之不同而程度不一,可有发热、头痛、食欲不振或四肢酸痛等。若为病毒感染,血象中白细胞可正常,淋巴细胞比例升高;若为细菌感染,则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
儿童:全身症状较成人严重,多有发热,体温可高达39℃左右,甚至引起惊厥,患儿可出现哭闹不安、拒食、流涎等表现,局部症状主要为咽痛,因儿童不能准确表达,可能会用手拉扯耳部等提示耳部牵涉痛。
(二)慢性咽喉炎症状
咽部不适感:患者常感觉咽部有异物感、灼热感、干燥感、痒感等,总觉得咽部有东西堵着,咳之不出,咽之不下,但不影响进食。
咳嗽:常为刺激性咳嗽,晨起时较明显,一般无痰或仅有少量黏痰,用力咳出时可能会有少量分泌物。
其他: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咽部微痛,尤其在过度用嗓、长时间讲话后症状加重。另外,萎缩性咽喉炎患者还可伴有口臭,这是由于萎缩性改变的咽部黏膜下腺体萎缩,分泌物减少,细菌分解黏膜表面物质所致。
二、咽喉炎的治疗方法
(一)急性咽喉炎治疗
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咽喉炎:一般以对症治疗为主,注意休息,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可以使用一些缓解症状的药物,如含服咽喉含片,常用的咽喉含片有西瓜霜含片等,可起到清凉、止痛、消炎的作用;对于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较明显的患者,可适当使用解热镇痛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等,但儿童使用需谨慎,要根据体重等计算合适剂量。
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咽喉炎: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常用的抗生素有青霉素类(如不过敏的情况下)、头孢菌素类等。例如,对于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咽喉炎,青霉素是首选药物,但要注意用药前的过敏试验等。同时,也可辅助使用含漱液,如复方硼砂含漱液等,起到清洁口腔、杀菌消炎的作用。
(二)慢性咽喉炎治疗
一般治疗:
生活方式调整:患者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避免接触粉尘、有害气体等刺激性物质。要合理用嗓,避免长时间、高强度用嗓,比如教师、歌手等职业人群要注意发声方式的调整。同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加强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这对于慢性咽喉炎的恢复非常重要。
饮食调整:饮食上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多吃一些清淡、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蔬菜(芹菜、菠菜等)、水果(苹果、梨等),有助于维持咽部黏膜的健康。
药物治疗:可使用一些局部药物,如含片(同急性咽喉炎中提到的咽喉含片)、喷雾剂(如西瓜霜清咽喷雾剂等),起到局部消炎、止痛、缓解不适的作用;对于伴有胃食管反流的慢性咽喉炎患者,可能需要使用抑酸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等),因为胃内容物反流至咽部可刺激咽部黏膜,导致慢性炎症持续不愈,但儿童及孕妇等特殊人群使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选择。
物理治疗:可以采用激光、低温等离子等物理治疗方法,适用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例如,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可以对咽部增生的淋巴滤泡等进行消融,减轻咽部异物感等症状,但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咽部组织较为娇嫩,一般需谨慎选择物理治疗方法,要充分评估风险和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