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扁桃体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一般治疗需调整生活方式和注意饮食;药物治疗急性发作时用抗生素并局部用药;手术治疗适用于符合适应证的患者,不同患者需适配不同治疗方式及注意手术前后护理。
一、一般治疗
生活方式调整:对于慢性扁桃体炎患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要保持口腔清洁,每天早晚正确刷牙,饭后漱口,可使用含漱液辅助清洁口腔,减少口腔内细菌滋生。例如,经常保持口腔卫生有助于降低扁桃体感染的风险,因为口腔中的细菌可能会蔓延至扁桃体引发炎症。此外,应适当增加水分摄入,保持咽喉部黏膜湿润,有利于减轻炎症刺激。不同年龄的患者在生活方式调整上需注意适配,儿童可能需要家长协助督促其保持口腔清洁和充足休息;老年人则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合理安排休息时间,避免因过度劳累导致免疫力下降,从而加重扁桃体炎症。
饮食注意:饮食方面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这些食物会刺激咽喉部,加重扁桃体炎症。应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菠菜、西兰花等)和水果(苹果、橙子等),维生素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炎症的恢复。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注意引导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挑食、偏食;对于患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的患者,在饮食调整时还需兼顾基础疾病的饮食要求,例如糖尿病患者要控制糖分摄入,选择低糖的水果等。
二、药物治疗
抗生素应用:当慢性扁桃体炎急性发作时,可根据病情选用抗生素治疗。一般首选青霉素类抗生素,如青霉素G等,但需注意患者是否有青霉素过敏史。如果患者对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可选用头孢菌素类等其他抗生素。抗生素的使用应遵循足量、足疗程的原则,以彻底杀灭细菌,防止炎症转为慢性或复发。不同年龄段患者使用抗生素时需考虑药物的安全性和适用性,儿童使用抗生素要严格按照体重等计算合适剂量,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听力等有影响的药物;老年人由于肝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使用抗生素时需密切监测肝肾功能,并根据情况调整剂量。
局部用药:局部可使用含漱液,如复方硼砂含漱液等,具有清洁、杀菌、消炎的作用,能减轻扁桃体局部的炎症反应。还可使用局部喷药,如冰硼散等,直接作用于扁桃体表面,起到消肿止痛的效果。对于儿童患者,使用局部用药时要注意操作方法,避免引起患儿不适导致配合度降低;老年人使用局部用药时要考虑其吞咽功能等情况,防止误吸等情况发生。
三、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证:如果慢性扁桃体炎反复急性发作,每年发作4-5次及以上;或者扁桃体过度肥大,影响吞咽、呼吸功能,如出现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情况;或者已经成为引起其他脏器病变的病灶,如风湿性心脏病、肾炎等,此时可考虑行扁桃体切除术。不同年龄患者的手术适应证判断需综合考虑。儿童患者如果扁桃体过度肥大影响呼吸和吞咽,经保守治疗无效时也可考虑手术,但要谨慎评估手术风险;对于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在考虑手术时要充分评估其全身状况,如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确保患者能够耐受手术。
手术方式:目前常用的手术方式有扁桃体剥离术和扁桃体挤切术等。扁桃体剥离术是将扁桃体从扁桃体窝中完整剥离下来,手术较为精细,能尽量保留扁桃体周围组织,但手术时间相对较长;扁桃体挤切术操作相对简单、快捷,但可能会有一定的并发症风险。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在手术前后,患者都需要密切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儿童患者术后要注意饮食清淡、温软,避免食用过硬、过热的食物,防止损伤手术创面;老年患者术后要注意观察有无出血等并发症,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