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皮炎是常见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表现为皮肤阵发性瘙痒和苔藓样变,病因涉及神经精神、胃肠道、内分泌及局部刺激等因素,临床表现有苔藓样变、瘙痒及病程易反复发作,诊断依据临床表现并需与其他疾病鉴别,治疗原则为止痒控疹防刺激复发,预防要保持心情睡眠、注意皮肤护理及积极治基础病。
一、定义
神经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也被称为慢性单纯性苔藓,主要表现为皮肤阵发性瘙痒和苔藓样变。
二、病因
1.神经精神因素:
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睡眠不佳等可诱发或加重神经性皮炎。例如,一些长期处于高强度工作压力下的人群,患神经性皮炎的风险可能增加。在儿童中,如果学习压力过大、家庭环境不和谐等也可能影响神经功能,进而引发该病。
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功能失调是发病的重要机制,当神经精神因素导致这种失调时,会影响皮肤的神经调节,使得皮肤的感觉异常,出现瘙痒等症状,并进一步促进皮肤病变的发展。
2.胃肠道功能障碍:
消化不良、便秘等胃肠道问题可能与神经性皮炎相关。胃肠道功能紊乱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和代谢等功能,进而波及皮肤。比如,患有慢性胃肠炎的患者,其身体的内环境处于一种相对紊乱的状态,可能更容易出现神经性皮炎的症状。
3.内分泌失调:
内分泌系统的变化可能对神经性皮炎产生影响。例如,女性在月经周期、妊娠期等特殊生理时期,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可能诱发或加重神经性皮炎。在青春期的青少年,由于内分泌系统处于发育调整阶段,也可能出现神经性皮炎的情况。
4.局部刺激:
衣物摩擦、搔抓、化学物质刺激(如肥皂、洗涤剂等)、阳光暴晒等局部因素都可能成为诱因。例如,穿着粗糙、紧身的衣物,长期摩擦皮肤,容易导致皮肤损伤和炎症反应,进而引发神经性皮炎。在儿童中,如果穿着材质不合适的衣物,也可能因局部刺激而患病。
三、临床表现
1.皮肤损害:
苔藓样变:皮肤逐渐增厚,皮纹加深、皮嵴隆起,呈现出多角形扁平丘疹,密集成片,外观类似苔藓。好发于颈部、肘部、腰骶部等部位。在儿童中,发病部位可能相对不典型,也可能出现在面部等部位。
瘙痒:瘙痒是神经性皮炎的突出症状,往往是阵发性剧烈瘙痒,夜间尤甚,患者常因瘙痒而搔抓,形成“瘙痒-搔抓-瘙痒”的恶性循环,进一步加重皮肤损害。
2.病程特点:
病情容易反复发作,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在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中,病程表现可能有所差异。例如,儿童患者的病程可能相对较短,但如果护理不当也容易复发;成年患者中,女性可能因内分泌等因素影响,复发情况相对复杂。
四、诊断
1.根据临床表现:典型的皮肤苔藓样变和阵发性剧烈瘙痒等表现是初步诊断的重要依据。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皮肤症状出现的时间、发展过程、瘙痒程度等情况。
2.鉴别诊断:需要与慢性湿疹、银屑病、扁平苔藓等疾病相鉴别。慢性湿疹多有渗出倾向,病程中皮疹多形性;银屑病有典型的银白色鳞屑,刮除鳞屑可见点状出血;扁平苔藓的皮疹多为紫红色多角形扁平丘疹,可见Wickham纹等,通过这些特征可以进行鉴别。
五、治疗与预防
1.治疗原则:主要是止痒,控制皮疹,避免搔抓等刺激,防止病情加重和复发。
2.预防措施: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紧张和焦虑,保证充足睡眠。对于儿童来说,营造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减少精神压力很重要。
注意皮肤护理,避免局部刺激,选择宽松、柔软、舒适的衣物,避免搔抓皮肤,使用温和的护肤品。儿童的皮肤相对娇嫩,更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衣物和护肤产品。
积极治疗胃肠道疾病等基础疾病,维持内分泌平衡。对于患有胃肠道疾病的儿童,要及时就医治疗,以减少对皮肤健康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