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的原因包括内耳疾病如梅尼埃病(内耳膜迷路积水致反复发作旋转性眩晕等)、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脱落后移位至半规管致与头部位置变化相关短时间眩晕);前庭神经相关的前庭神经元炎(病毒感染致突发剧烈眩晕伴恶心呕吐无耳鸣听力下降);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的脑血管疾病(有基础病史者后循环缺血、脑梗死、脑出血致眩晕伴神经系统症状)、颅内肿瘤(听神经瘤、小脑肿瘤压迫前庭神经或相关结构致眩晕);其他系统疾病相关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血压波动大、心律失常致脑部供血不足引发眩晕伴相应症状)、眼部疾病(屈光不正长期未矫正视力、青光眼眼压升高致视觉性眩晕或神经反射性眩晕)。
一、内耳疾病相关原因
1.梅尼埃病
其确切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但可能与内耳膜迷路积水有关。研究发现,内淋巴产生和吸收失衡是梅尼埃病的主要病理基础。这种疾病在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女性和男性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但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精神压力大、过度劳累等可能增加发病风险。患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旋转性眩晕,常伴有耳鸣、耳胀满感和波动性听力下降。
2.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
多是由于耳石脱落后移位至半规管引起。年龄因素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随着年龄增长,内耳耳石相关结构发生退变的概率增加,老年人更容易患耳石症。其发病与头部位置变化有关,比如起床、躺下、翻身等动作时容易诱发眩晕,眩晕持续时间一般较短,通常不超过1分钟。
二、前庭神经相关原因
1.前庭神经元炎
可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如前庭神经元受到疱疹病毒等感染后,导致前庭神经元发生炎症反应。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发病前往往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生活方式方面,身体抵抗力下降时容易发病。主要表现为突发的剧烈眩晕,伴有恶心、呕吐,但一般无耳鸣和听力下降。
三、中枢神经系统相关原因
1.脑血管疾病
如后循环缺血、脑梗死、脑出血等。对于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人群,发生脑血管疾病导致眩晕的风险显著增加。后循环缺血是由于供应脑干、小脑等后循环区域的血管发生狭窄或闭塞,影响了前庭中枢的血液供应,从而引起眩晕。脑梗死是脑部血管被血栓等堵塞,相应脑组织缺血坏死,影响前庭相关神经传导通路导致眩晕;脑出血则是脑部血管破裂出血,压迫周围脑组织,包括前庭相关结构,引起眩晕。患者除眩晕外,还可能伴有肢体麻木、无力、言语不利等神经系统症状。
2.颅内肿瘤
如听神经瘤、小脑肿瘤等。颅内肿瘤逐渐增大时,会压迫前庭神经或其相关中枢结构,从而导致眩晕。听神经瘤起源于听神经鞘,随着肿瘤增大,会压迫前庭神经,引起眩晕、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小脑肿瘤会影响小脑对平衡的调节功能,导致眩晕。这类疾病在任何年龄都可能发生,但不同类型肿瘤有其好发年龄特点,一般中年以上人群相对多见。
四、其他系统疾病相关原因
1.心血管疾病
如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如果血压控制不佳,血压波动较大时,可能影响脑部血液灌注,导致前庭系统供血不足而引起眩晕。尤其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弹性减退,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另外,心律失常如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等,会影响心脏泵血功能,导致脑部供血减少,也可能引发眩晕。患者除眩晕外,高血压患者常伴有血压升高相关症状,如头痛等;心律失常患者可能有心慌等表现。
2.眼部疾病
如屈光不正、青光眼等。屈光不正患者如果长期未矫正视力,在视物时会产生视觉性眩晕,尤其是在长时间用眼后。青光眼患者眼压升高时,可能通过神经反射引起眩晕。例如,青光眼急性发作时,除了眼痛、视力下降外,还可能伴有眩晕。这类疾病在不同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屈光不正在青少年中较为常见,青光眼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中老年人群相对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