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炎可致咳嗽,机制是鼻腔分泌物倒流刺激咽喉,儿童因鼻腔结构等更易出现,成人有鼻腔结构异常等也易发生。非药物干预有鼻腔冲洗(注意姿势等)和体位调整(睡眠及日常调整);药物治疗包括鼻用糖皮质激素、鼻用减充血剂(慎用)、抗生素(细菌感染时用);手术适用于药物治疗不佳且有鼻腔结构异常者,术后需护理。儿童要留意症状、轻柔操作、遵医嘱用药及调整生活方式,成人有基础病要告知医生、避免接触过敏原等以缓解咳嗽。
一、明确鼻窦炎导致咳嗽的机制
鼻窦炎时,鼻腔内分泌物会倒流至咽喉部,刺激咽喉黏膜引发咳嗽,这是常见的导致鼻窦炎患者咳嗽的主要机制。儿童的鼻腔相对较短,鼻道狭窄,鼻窦发育不完善,更容易出现分泌物倒流情况,所以儿童鼻窦炎导致咳嗽的概率可能相对较高;成人若本身存在鼻腔结构异常等情况,也可能增加这种分泌物倒流刺激咽喉引起咳嗽的风险。
二、非药物干预措施
(一)鼻腔冲洗
1.方法及作用:使用生理盐水或生理性海水进行鼻腔冲洗,可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过敏原等,减轻鼻腔黏膜炎症,减少分泌物倒流刺激咽喉。对于儿童,可使用专用的儿童型鼻腔冲洗器,控制好冲洗压力;成人则可选择合适的鼻腔冲洗装置。一般每天可进行1-2次鼻腔冲洗,坚持鼻腔冲洗有助于改善鼻窦炎相关症状,从而缓解咳嗽。
2.注意事项:冲洗时要注意姿势,避免呛咳。如果是婴幼儿,操作需更加轻柔,防止因不适而抗拒。
(二)体位调整
1.睡眠时体位:睡觉时可适当抬高头部,比如垫高枕头,这样能减少夜间鼻腔分泌物倒流至咽喉的情况,从而减轻咳嗽。对于儿童,家长可根据情况调整合适的枕头高度;成人也应选择合适的枕头高度来改善睡眠时的体位。
2.日常体位:在白天也可适当采取一些能减少分泌物倒流的体位,如避免长时间低头等,减少鼻腔分泌物向咽喉部的流动。
三、针对鼻窦炎的治疗
(一)药物治疗(仅提及药物名称)
1.鼻用糖皮质激素: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可减轻鼻腔炎症,减少分泌物分泌。儿童使用时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剂型和剂量,成人也应遵循医嘱使用。
2.鼻用减充血剂:如麻黄碱滴鼻液等,但此类药物不宜长期使用,防止引起药物性鼻炎等不良反应。儿童一般不建议优先使用鼻用减充血剂,成人使用也需严格控制使用时间。
3.抗生素:如果鼻窦炎是细菌感染引起,可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等。但需由医生根据病情判断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以及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儿童使用抗生素时要特别注意药物剂量等问题,严格遵循医嘱。
(二)手术治疗
1.适用情况:如果鼻窦炎经过规范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存在鼻腔结构异常等情况,如鼻息肉、鼻中隔偏曲等,可考虑手术治疗。但手术是有创操作,需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儿童手术需更加谨慎评估。
2.术后注意事项:术后要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鼻腔护理等,促进术腔恢复,从而缓解因鼻窦炎引起的咳嗽等症状。
四、特殊人群的特别关注
(一)儿童
1.儿童鼻窦炎导致咳嗽时,家长要更加留意孩子的症状变化,因为儿童表达能力有限。在进行鼻腔冲洗等操作时要更加轻柔,避免引起孩子不适。同时,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治疗,不自行给孩子使用成人药物。
2.儿童的生活方式调整也很重要,要保证充足的休息,合理饮食,增强机体免疫力,有助于鼻窦炎的恢复和咳嗽的缓解。
(二)成人
1.成人若本身有基础疾病,如哮喘等,鼻窦炎导致咳嗽可能会加重基础疾病的症状。所以成人在治疗鼻窦炎导致咳嗽时,要告知医生自己的基础疾病情况,以便医生综合治疗。
2.成人要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等可能加重鼻窦炎的因素,保持生活环境的清洁,如定期打扫房间、清洗床上用品等,减少鼻腔受到刺激的机会,从而缓解咳嗽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