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的治疗包括病因治疗、对症治疗和康复治疗。耳源性眩晕中梅尼埃病需休息、低盐饮食,发作期用前庭神经抑制剂等,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靠复位治疗;中枢性眩晕里脑血管性眩晕依病情溶栓、抗血小板等,颅内肿瘤则手术、放化疗等。对症治疗中眩晕严重时卧床休息等,用维生素类药物要注意人群差异。康复治疗有平衡训练和前庭康复训练,不同人群训练需调整强度等。
一、病因治疗
(一)耳源性眩晕
1.梅尼埃病
首先要注意休息,低盐饮食。发作期可使用前庭神经抑制剂,如地西泮等,但一般不超过3天。还可使用改善内耳循环的药物,如倍他司汀,有研究表明倍他司汀能改善内耳循环,缓解梅尼埃病的眩晕症状。对于频繁发作、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内淋巴囊手术等手术治疗方式。
2.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主要通过复位治疗,根据不同的半规管类型采用不同的复位手法,如Epley法等。复位治疗是基于耳石复位的原理,通过特定的头位变换,使耳石回到正常位置,从而缓解眩晕症状,大量临床实践证明复位治疗效果显著。
(二)中枢性眩晕
1.脑血管性眩晕
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可根据病情选择溶栓、抗血小板聚集(如阿司匹林等,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尤其要考虑患者的出血风险等情况)、改善脑循环等治疗。如果是出血性脑血管病,要根据出血量等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如手术清除血肿等。例如脑梗死患者,早期溶栓治疗如果在时间窗内(一般为发病后4.5小时内)且符合溶栓适应证,可挽救缺血半暗带,改善预后,缓解眩晕等症状;对于脑出血患者,根据出血量等情况处理,当出血量较大时,手术清除血肿是重要的治疗措施。
2.颅内肿瘤
如果是颅内肿瘤引起的眩晕,需要根据肿瘤的性质、部位等采取相应的治疗,如手术切除肿瘤、放疗、化疗等。例如听神经瘤,早期手术切除肿瘤是主要的治疗方式,手术可以解除肿瘤对前庭等结构的压迫,缓解眩晕症状。
二、对症治疗
(一)眩晕严重时的处理
当患者眩晕严重时,要让患者卧床休息,避免声光刺激。可使用前庭抑制剂,但如前所述,不宜长期使用。对于儿童患者,要特别注意避免使用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发育的药物,优先选择非药物的安抚等措施缓解不适,如轻柔的安抚、安静的环境等。对于老年患者,要注意药物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如镇静药物可能导致老年患者摔倒等风险,需谨慎使用前庭抑制剂,并密切观察患者反应。
(二)改善症状的其他措施
可使用维生素类药物,如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有研究表明维生素B12对神经的修复有一定作用,可能有助于改善眩晕相关的神经功能。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等人群,在使用维生素类药物时也有不同的注意事项,例如儿童要注意维生素的剂量,避免过量;孕妇使用时要谨慎,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因为不同人群的代谢等情况不同,对药物的耐受等也不同。
三、康复治疗
(一)平衡训练
对于眩晕缓解后的患者,可进行平衡训练。例如让患者在睁眼和闭眼状态下进行站立、行走等训练。平衡训练有助于患者恢复平衡功能,减少再次发作眩晕的风险。儿童进行平衡训练时,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发育情况选择合适的训练方式和强度,确保安全,避免因平衡训练不当导致摔倒等意外。老年患者进行平衡训练时,要注意训练环境的安全,如地面要防滑等,因为老年患者平衡功能本身可能较差,平衡训练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安全问题。
(二)前庭康复训练
包括习服训练等。通过反复暴露于特定的刺激下,使患者的前庭系统适应,减轻眩晕症状。例如对于因前庭病变导致眩晕的患者,进行前庭康复训练可以促进前庭功能的代偿,长期坚持前庭康复训练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眩晕发作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不同年龄的患者进行前庭康复训练时,训练的强度和方式需要调整,儿童要在家长和专业人员的监护下进行,老年患者要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逐步增加训练强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