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肥大手术常见传统扁桃体剥离术和扁桃体挤切术,传统剥离术术前需完善检查、禁食禁水,采用局部或全身麻醉,用剥离器剥离扁桃体;挤切术术前准备类似,采用局部麻醉,用挤切刀套取挤切扁桃体。术后儿童患者要注意疼痛管理、饮食护理和出血观察;成人患者要注意出血观察、感染预防和休息与活动,术后护理需根据患者年龄等情况针对性处理以确保手术效果和患者康复。
一、传统扁桃体剥离术
1.术前准备
患者需完善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等,以评估身体状况。对于儿童患者,要特别关注其营养状况和是否存在上呼吸道感染等情况,若有感染需先控制感染后再考虑手术。成人患者则要了解其基础疾病情况,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需在病情控制稳定后进行手术。
术前禁食禁水,一般成人术前6-8小时禁食,4小时禁水;儿童根据年龄适当调整禁食禁水时间。
2.麻醉
多采用局部浸润麻醉加神经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局部浸润麻醉时,会在扁桃体周围注射麻醉药物。全身麻醉则通过静脉或吸入麻醉药物使患者进入无意识状态。对于儿童患者,全身麻醉更为常用,以避免其在手术过程中因恐惧而不配合。
3.手术步骤
用扁桃体钳夹持扁桃体,用剥离器从扁桃体上极开始,将扁桃体被膜与扁桃体实质分离,逐步向下剥离,直至将扁桃体完整剥离下来。在剥离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损伤周围组织,如咽旁间隙等结构。
二、扁桃体挤切术
1.术前准备
同样需要进行术前检查,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儿童患者要注意口腔卫生等情况,成人患者也要评估基础疾病。
禁食禁水等准备与传统剥离术类似。
2.麻醉
多采用局部麻醉,通过在扁桃体周围注射麻醉药物来实现。
3.手术步骤
用挤切刀的环状刀圈套住扁桃体下极,然后用另一刀片压下扁桃体上极,使扁桃体被挤切刀的刀环套住,随即收紧刀环,转动挤切刀,将扁桃体与周围组织切断挤下。这种手术方式相对传统剥离术操作较为快捷,但对手术者的操作技巧要求较高,要准确把握套取扁桃体的位置和力度,避免损伤周围组织。
术后注意事项
一、儿童患者
1.疼痛管理
儿童术后可能因疼痛而哭闹不安,要密切观察其疼痛情况。可以通过安抚等非药物方式缓解部分疼痛,若疼痛较明显,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适当的止痛措施,但要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儿童神经系统发育等的药物。同时,要注意儿童的情绪安抚,减少其因疼痛和不适产生的焦虑。
2.饮食护理
术后需禁食6小时左右,之后可给予冷流质饮食,如冷牛奶、冷豆浆等,避免过热食物刺激创面引起出血。随着创面恢复,可逐步过渡到半流质饮食、软食等,但要避免食用过硬、辛辣、刺激性食物。要保证儿童摄入足够的营养以促进创面愈合,同时要注意饮食的温度和质地,防止再次刺激创面。
3.出血观察
密切观察儿童口腔内是否有出血情况,如唾液中是否有鲜血、是否有频繁吞咽动作等。因为儿童可能不会准确表达,所以医护人员和家属要格外留意。一旦发现出血迹象,要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
二、成人患者
1.出血观察
成人术后也需密切观察有无出血情况,注意痰中或唾液中是否有鲜血,以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如血压、心率等。若出现出血,要根据出血情况采取相应的止血措施,如局部压迫、药物止血等。同时,要让患者保持半卧位,减少头部活动,避免用力咳嗽等动作,防止加重出血。
2.感染预防
术后要注意口腔卫生,鼓励患者漱口,保持口腔清洁,以预防感染。可以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等进行漱口,但要注意漱口的方法和力度,避免过度漱口导致创面出血。同时,要根据患者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但要严格遵循抗生素使用原则,避免滥用。
3.休息与活动
术后要保证充足的休息,减少活动量。但也要注意适当的翻身等轻微活动,避免长时间卧床导致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成人患者,如高血压患者要注意控制血压,避免因血压波动影响创面恢复。
总之,扁桃体肥大手术的具体操作根据手术方式有所不同,而术后的护理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等不同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处理,以确保手术效果和患者的顺利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