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骨骨折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及并发症防治。保守治疗有固定胸廓、镇痛、呼吸管理;手术适用于骨折移位明显或连枷胸保守无效者,方式有切开复位内固定等;需防治肺部感染、肺不张、胸腔积液积血等并发症。
一、保守治疗
1.固定胸廓
对于单纯肋骨骨折且没有明显移位等情况,可采用胸带固定。胸带固定能限制肋骨骨折部位的活动,减少骨折断端摩擦,缓解疼痛。例如,通过合适尺寸的胸带环绕胸部,对骨折部位起到稳定作用。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骨骼柔韧性较好,胸带固定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松紧度,避免过紧影响呼吸和胸廓发育,过松则起不到固定效果。
对于多根多处肋骨骨折造成胸壁软化形成连枷胸的情况,可采用厚敷料加压包扎,使浮动胸壁复位并固定。但在操作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呼吸情况,因为严重的连枷胸可能会影响呼吸功能,导致呼吸困难等问题。
2.镇痛治疗
可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等进行镇痛。非甾体类抗炎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发挥镇痛、抗炎作用。例如布洛芬等药物,对于一般的肋骨骨折疼痛有较好的缓解作用。但对于儿童患者,要谨慎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因为儿童的肝肾功能发育不完善,药物代谢能力较弱,可能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可以优先考虑局部冷敷等非药物镇痛方法,在必要时再谨慎使用合适剂量的镇痛药物。
对于疼痛较剧烈的患者,还可采用肋间神经阻滞等有创镇痛方法,但这种方法相对有一定风险,需要由专业医生操作。
3.呼吸管理
鼓励患者咳嗽、咳痰,以防止肺部感染和肺不张等并发症。因为肋骨骨折后,患者由于疼痛可能会不敢咳嗽,导致呼吸道分泌物潴留。对于成人患者,要指导其正确的咳嗽方法,深吸气后用力咳嗽,将痰液排出;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协助其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同时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维持合适的湿度,有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
对于存在呼吸困难的患者,要给予吸氧治疗,改善缺氧状况。根据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等情况调整吸氧浓度,一般使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以上。
二、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证
对于骨折断端移位明显,可能损伤胸腔内重要脏器(如肺、血管等)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例如,骨折端刺入胸腔,可能会导致血气胸等严重并发症,此时需手术复位骨折并修复受损脏器。
对于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合并连枷胸,经保守治疗无效,呼吸功能严重受影响的患者,也需要手术治疗。手术可采用钢板内固定等方法,恢复胸廓的稳定性。
2.手术方式
常用的手术方式有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通过手术切开暴露骨折部位,用钢板等内固定材料固定骨折端,以恢复胸廓的正常结构和稳定性。在手术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发生术后感染等并发症。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骨骼生长发育的特点,手术时要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材料和固定方式,尽量减少对骨骼生长的影响。
对于合并血气胸等情况的患者,手术中还需要同时处理血气胸,如进行胸腔闭式引流等操作,排出胸腔内的积血和积气,促进肺复张。
三、并发症的防治
1.肺部感染
无论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的患者,都要注意预防肺部感染。定期监测患者体温、血常规等指标,观察是否有咳嗽、咳痰、发热等肺部感染迹象。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呼吸道湿润,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要定时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免疫力相对较低,更容易发生肺部感染,要特别加强护理。
2.肺不张
密切观察患者呼吸音、肺部影像学等情况,早期发现肺不张。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呼吸训练,如深呼吸、吹气球等,促进肺复张。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呼吸功能相对较弱,更要注重呼吸训练的指导,帮助其尽快恢复肺部正常功能。
3.胸腔积液、积血
对于术后患者,要观察胸腔引流管的引流情况,包括引流液的量、颜色等。如果发现引流液量较多、颜色鲜红等异常情况,提示可能有较多的胸腔积血,需要及时处理。对于保守治疗的患者,也要注意观察是否有胸腔积液的迹象,必要时进行胸部超声等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胸腔积液、积血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