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炎咳嗽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中医治疗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一般治疗需避免刺激因素、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有局部用药(含漱液、含片)和全身用药(细菌感染用抗生素、过敏用抗组胺药);中医治疗包括中药调理、针灸推拿;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各有不同注意事项,儿童优先非药物干预、谨慎用药,老年人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孕妇用药需多科协作谨慎选择。
一、一般治疗
1.避免刺激因素
饮食方面: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都应注意避免食用辛辣、油腻、过烫的食物,例如喜欢吃火锅、烧烤的人群,应减少此类食物的摄入。因为这些刺激性食物会持续刺激咽部黏膜,加重慢性咽炎咳嗽的症状。对于儿童来说,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挑食、偏食,保证营养均衡的同时,远离刺激性食物。
环境方面: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湿润,对于有吸烟习惯的人群,无论是慢性咽炎患者本人还是处于同一环境中的其他人都应戒烟,减少二手烟对咽部的刺激。干燥、污染的空气会加重咽部不适,例如在雾霾天气时,可使用空气净化器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对于患有慢性咽炎的老年人,更要注意居住环境的舒适,避免长时间处于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2.生活方式调整: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这对各年龄段的慢性咽炎咳嗽患者都很重要。例如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的修复和免疫力的提升;成年人要避免熬夜,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老年人也应保持规律的作息,有利于身体的整体健康,从而辅助缓解慢性咽炎咳嗽症状。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但要注意避免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场所进行剧烈运动。
二、药物治疗
1.局部用药
含漱液:常用的有复方硼砂含漱液等,通过含漱可以清洁口腔、咽喉,减少局部细菌滋生,缓解咽部炎症和咳嗽症状。不同年龄的人群使用时需要注意含漱的方法和剂量,儿童使用时要在成人监护下进行,避免误吞。
含片:如西瓜霜含片等,含服时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咽部病变部位,起到消肿止痛、清喉利咽的作用,缓解咳嗽等不适症状。但要注意含片的使用频率和禁忌,例如糖尿病患者应慎用含糖的含片。
2.全身用药:如果慢性咽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可根据病情适当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但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进行合理选用,避免滥用抗生素。对于过敏因素引起的慢性咽炎咳嗽,可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等,但要注意药物可能引起的嗜睡等不良反应,对于驾驶员等需要保持清醒的人群要特别注意。
三、中医治疗
1.中药调理:根据中医辨证论治,慢性咽炎咳嗽可分为不同证型,如肺肾阴虚型、脾胃虚弱型等。肺肾阴虚型可选用百合固金汤加减进行调理;脾胃虚弱型可选用六君子汤加减等。中药调理需要在专业中医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开药,不同年龄、体质的患者用药会有所不同,例如儿童用药剂量需要根据体重等进行调整。
2.针灸推拿:针灸可以选取廉泉、天突、太溪等穴位进行针刺,起到疏通经络、利咽止咳的作用;推拿可通过按摩咽部周围的穴位及相关经络来缓解症状。对于儿童进行针灸推拿时要选择正规、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避免因操作不当给儿童带来不适。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慢性咽炎咳嗽时,要特别注意避免使用可能有较大副作用的药物,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如调整饮食、改善环境等。如果需要用药,必须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进行,选择儿童专用的药物剂型,并且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2.老年人:老年人慢性咽炎咳嗽时,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因为老年人常患有多种基础疾病,可能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在使用药物治疗时,要告知医生自己正在服用的其他药物,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在生活方式调整方面,要更加注重安全,例如在进行体育锻炼时要选择合适的运动强度和方式。
3.孕妇:孕妇慢性咽炎咳嗽时,用药需要格外谨慎,很多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应首先尝试非药物治疗方法,如通过调整饮食和改善环境来缓解症状,如果必须用药,要在妇产科医生和耳鼻喉科医生的共同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影响最小的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