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四价宫颈癌疫苗有诸多注意事项,接种前要考虑人群筛选(适宜9-45岁女性,急性发热、过敏、严重慢性病急性发作期不宜接种,且要避免过度疲劳)、生活方式相关要求;接种时配合医护人员正规操作;接种后要观察局部和全身反应,当天避免接种部位沾水,一周内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正常作息饮食;特殊人群中孕妇不建议接种,哺乳期女性可接种需密切观察,有HPV感染史人群仍可接种但要告知医生,有宫颈癌病史人群不建议接种。
一、接种前注意事项
(一)人群筛选
1.年龄因素
四价宫颈癌疫苗适宜接种年龄为9-45岁女性。对于9岁以下儿童,目前缺乏足够的临床数据支持其接种该疫苗来获得理想的免疫效果,且低龄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接种后的免疫应答可能与适龄人群不同。
45岁以上女性由于已经过了性生活的高发年龄段,感染HPV的风险相对降低,且疫苗对已感染HPV型别的治疗作用有限,所以不建议接种四价宫颈癌疫苗。
2.健康状况
处于急性发热期的人群,此时机体免疫力处于相对低下的状态,接种疫苗可能会加重发热等症状,也可能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应在发热症状消退后再考虑接种。
对疫苗成分过敏者严禁接种。例如,若对疫苗中的某些蛋白质成分过敏,接种后可能会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等,危及生命。
患有严重慢性疾病(如心脏病、肝脏病、肾脏病等)处于急性发作期的患者,接种疫苗可能会加重基础疾病的病情,需等病情稳定后咨询医生再决定是否接种。
(二)生活方式相关
接种前应避免过度疲劳,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身体状态,因为疲劳可能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进而影响疫苗接种后的免疫应答效果。
接种前无需刻意改变饮食结构,但应保持正常均衡饮食,避免因饮食不当导致胃肠道不适等情况干扰接种后的观察。
二、接种时注意事项
接种时要配合医护人员,暴露接种部位,按照正规的接种操作流程进行。医护人员会严格进行皮肤消毒等操作,以降低接种部位感染的风险。
三、接种后注意事项
(一)局部反应观察
接种部位可能会出现疼痛、红肿、硬结等局部反应。一般这些反应会在接种后1-3天内逐渐消退。如果局部红肿、疼痛等症状持续加重或超过3天仍未缓解,应及时就医。
(二)全身反应观察
部分接种者可能会出现发热、乏力、头痛、头晕等全身症状。如果出现低热(体温一般不超过38.5℃),可通过多休息、多饮水来缓解,通常1-2天内会自行消退。若出现高热(体温超过38.5℃)或全身症状持续不缓解甚至加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二)生活方式相关
接种后当天应避免接种部位沾水,以防感染。
接种后一周内建议避免剧烈运动,因为剧烈运动可能会导致身体疲劳,影响机体的恢复,同时也可能加重接种后的不适症状。
接种后仍需保持正常的作息和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均衡的营养摄入,以维持机体良好的免疫状态,但无需特意进补。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孕妇
孕妇不建议接种四价宫颈癌疫苗。目前缺乏孕妇接种该疫苗的足够安全性数据,为了避免可能对胎儿造成的潜在影响,孕妇应避免接种。如果在接种疫苗后发现怀孕,应暂停后续接种,待分娩后再决定是否继续完成接种程序。
(二)哺乳期女性
哺乳期女性可以接种四价宫颈癌疫苗。虽然目前关于疫苗成分是否会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的研究数据有限,但从已有的一些研究和临床经验来看,一般不会对哺乳期婴儿造成明显不良影响。不过,哺乳期女性接种疫苗后应密切观察自身和婴儿的情况,如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三)有HPV感染史的人群
已经感染过部分HPV型别的人群仍然可以接种四价宫颈癌疫苗。因为四价疫苗包含的HPV型别与已感染的型别可能不同,接种疫苗可以预防未感染的HPV型别感染,从而降低患宫颈癌及相关疾病的风险。但在接种前应告知医生既往HPV感染史,以便医生综合评估接种的必要性和风险。
(四)有宫颈癌病史的人群
患有宫颈癌的人群不建议接种四价宫颈癌疫苗。因为此时接种疫苗主要是针对预防HPV感染,而对于已经发生的宫颈癌病变,疫苗无法起到治疗作用,应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的治疗和监测,而不是将疫苗作为主要的干预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