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肩周炎疼痛的方法包括物理治疗、药物辅助治疗和中医治疗。物理治疗有热敷(促进血液循环、放松肌肉,注意特殊人群温度)、按摩(松解粘连、改善活动度,特殊人群不适用)、运动疗法(钟摆运动增加活动范围、爬墙运动增加外展范围,注意特殊情况);药物辅助治疗主要是非甾体抗炎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抗炎镇痛,特殊人群谨慎使用);中医治疗包括针灸(刺激穴位疏通经络止痛,特殊人群不适合)和推拿(调整气血筋骨功能通经活络止痛,特殊人群不适用)。
一、物理治疗缓解疼痛
(一)热敷
1.作用原理:热敷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放松肌肉,缓解肌肉痉挛带来的疼痛。一般来说,温度保持在40-50℃较为适宜,可通过热敷袋、热水澡等方式进行。研究表明,适当的热敷能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加快,有助于炎症物质的代谢。
2.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大多数肩周炎患者均可使用热敷,但对于糖尿病患者,由于其可能存在神经病变,对温度感知不敏感,热敷时要特别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防止烫伤;老年人皮肤感觉相对迟钝,也需留意温度,避免造成皮肤损伤。
(二)按摩
1.作用原理:专业的按摩可以松解粘连的软组织,改善肩部的活动度,从而缓解疼痛。按摩师通过特定的手法,如揉、按、捏等,可以放松肩部紧张的肌肉,促进肩部气血运行。例如,揉法可以缓解肩部肌肉的紧张状态,减轻疼痛。
2.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一般人群可接受按摩,但对于肩部有急性炎症、骨折等情况的患者不适用。孕妇要避免按摩肩部,因为肩部按摩可能会对子宫产生一定刺激。按摩时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或专业的按摩师,确保手法得当。
(三)运动疗法
1.钟摆运动
动作要领:身体前倾,患侧手臂自然下垂,以肩部为中心,做前后、左右的摆动,如同钟摆一样。每次摆动10-15次,每天可进行3-4组。
作用原理:通过这种运动可以增加肩关节的活动范围,缓解疼痛。钟摆运动能借助重力作用,放松肩部肌肉,改善肩关节的柔韧性。
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大多数肩周炎患者可进行钟摆运动,但对于疼痛剧烈、肩关节活动严重受限的患者,运动幅度要适当减小,避免加重疼痛。
2.爬墙运动
动作要领:面对墙壁站立,患侧手指沿墙壁慢慢向上爬动,尽量提高患侧手臂的高度,然后再慢慢放下。每次可重复10-20次,每天进行3-4组。
作用原理:爬墙运动可以逐渐增加肩关节的外展活动范围,改善肩周炎患者肩部活动受限的情况,从而缓解疼痛。
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适用于肩部有一定活动基础的肩周炎患者。对于肩关节活动极度受限的患者,可能需要在他人辅助下或逐步进行该运动。如果在运动过程中疼痛明显加剧,应停止运动。
二、药物辅助缓解疼痛
(一)非甾体抗炎药
1.作用原理: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发挥抗炎、镇痛的作用。例如布洛芬,它能有效减轻肩周炎引起的炎症和疼痛。
2.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一般成年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但对于有胃溃疡病史的患者要谨慎使用,因为这类药物可能会刺激胃黏膜,导致胃溃疡加重;老年人由于肝肾功能相对减退,使用时要密切关注药物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肾功能损害等,必要时需调整药物剂量。
三、中医治疗缓解疼痛
(一)针灸
1.作用原理: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节人体的气血流通,起到疏通经络、止痛的作用。例如,针灸肩部的肩髃、肩髎等穴位,能够改善肩部的气血运行,缓解疼痛。
2.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大多数肩周炎患者可尝试针灸治疗,但对于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不适合,因为针灸可能会引起局部出血;孕妇要避免针灸肩部靠近腹部的穴位,防止对胎儿产生影响。针灸应在正规的中医医疗机构由专业医生进行操作。
(二)推拿
1.作用原理:中医推拿通过手法作用于肩部经络穴位,调整肩部的气血、筋骨功能,达到通经活络、消肿止痛的目的。比如,通过推拿可以改善肩部肌肉的紧张状态,促进肩部的气血循环。
2.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与按摩类似,对于肩部有急性损伤、骨折等情况的患者不适用推拿。体质虚弱、容易晕针晕推拿的患者要提前告知医生,以便医生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推拿也需由专业的中医医师进行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