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过敏性哮喘的诱发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父母患过敏性哮喘子女发病风险高)、过敏原接触(室内尘螨、霉菌,室外花粉、真菌孢子)、呼吸道感染(病毒感染损伤气道引发炎症)、环境因素(空气污染、气候变化)及其他因素(喂养方式、肥胖),需针对这些因素采取相应防控措施。
过敏原接触
室内过敏原:
尘螨:是最常见的室内过敏原之一。尘螨微小,主要存在于床垫、枕头、沙发、地毯等处。儿童长时间接触尘螨后,其身体的免疫系统会将尘螨视为外来的有害物质,从而引发免疫反应。尘螨的排泄物等成分也可成为过敏原,当儿童吸入这些过敏原后,会刺激呼吸道,导致气道炎症、黏液分泌增加等,进而诱发过敏性哮喘。例如,在潮湿、温暖的环境中尘螨更容易滋生,所以保持室内干燥、定期清洁卧室,使用防螨床品等对有过敏体质儿童的家庭非常重要。
室内霉菌:在潮湿的房间、浴室等地方容易滋生霉菌。霉菌孢子可通过空气传播,儿童吸入后可引起气道的过敏反应。研究发现,长期处于霉菌污染环境中的儿童,发生过敏性哮喘的风险明显升高。家长应注意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及时清理潮湿的角落,如浴室使用后要尽快通风干燥,以减少霉菌的生长。
室外过敏原:
花粉:在花粉传播的季节,如春季和秋季,空气中弥漫着大量花粉。对于过敏体质的儿童,吸入花粉后会引发过敏反应。不同地区的主要花粉过敏原不同,例如在北方春季可能以杨树、柳树花粉为主,秋季可能是蒿属花粉等。儿童接触花粉后,花粉中的蛋白质成分会作为过敏原刺激呼吸道黏膜,导致气道痉挛、炎症等,诱发过敏性哮喘发作。家长可以通过关注花粉预报,在花粉浓度高的时段尽量减少儿童外出,外出时佩戴口罩等方式来减少花粉接触。
真菌孢子:室外的真菌孢子也可能成为过敏原。一些生长在草地、树林等环境中的真菌,其孢子可随气流传播。儿童在户外活动时可能接触到这些真菌孢子,从而引发过敏反应,导致过敏性哮喘的发生。例如在树林中玩耍时间过长的儿童,相对更容易因接触真菌孢子而出现哮喘相关症状。
呼吸道感染
病毒感染是儿童呼吸道感染中引发过敏性哮喘的常见原因之一。例如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等感染后,可损伤呼吸道上皮细胞,使气道的屏障功能减弱,同时激活免疫系统,引发炎症反应。这种炎症状态会改变气道的反应性,使儿童更容易对过敏原产生过度的免疫应答,从而诱发过敏性哮喘。对于儿童来说,在呼吸道感染高发季节,要注意加强防护,如勤洗手、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等,以降低呼吸道感染的风险,进而减少过敏性哮喘的诱发因素。另外,细菌感染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气道的状态,增加过敏性哮喘的发病几率,但相对病毒感染,其作用机制和相关性可能有所不同。
环境因素
空气污染:室外的空气污染,如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工业排放的污染物等,室内的装修污染(如甲醛、苯等挥发性有机物)都可能对儿童呼吸道产生刺激。这些污染物可损伤气道黏膜,导致气道炎症和高反应性,增加儿童患过敏性哮喘的风险。例如长期生活在汽车流量大的马路附近的儿童,吸入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成分后,气道受到刺激,容易引发过敏性哮喘。家长应尽量为儿童创造一个空气清新的生活环境,新装修的房屋要通风透气一段时间后再让儿童入住等。
气候变化:气温、湿度、气压的变化都可能影响儿童的呼吸道健康。例如突然的冷空气刺激,可导致气道痉挛;湿度的大幅变化可能影响尘螨、霉菌等过敏原的存活和传播等。在季节交替或天气变化较大时,儿童的过敏性哮喘更容易发作。家长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为儿童增减衣物,注意保持室内合适的温度和湿度等。
其他因素
喂养方式:婴儿期的喂养方式也与儿童过敏性哮喘的发生有一定关系。例如母乳喂养对婴儿可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够降低过敏性哮喘的发病风险。这可能与母乳中含有多种免疫活性物质等有关。而人工喂养的婴儿接触到的配方奶中的一些成分可能更容易引发过敏反应。所以提倡母乳喂养对于降低儿童过敏性哮喘的发生风险有一定帮助。
肥胖:儿童肥胖也与过敏性哮喘的发生存在关联。肥胖儿童体内存在慢性炎症状态,可能影响呼吸道的功能和免疫状态,从而增加了患过敏性哮喘的可能性。对于肥胖儿童,需要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和适当的运动来控制体重,这对于预防和管理过敏性哮喘也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