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脑炎危害较大,在神经系统损伤方面可致认知智力影响、运动功能障碍;生命威胁上重症患者病死率高且易留后遗症;对儿童和老年群体有特殊危害。预防可通过接种疫苗、防蚊灭蚊;早期出现疑似症状要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治疗降低危害。
一、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危害程度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其危害较大。
(一)神经系统损伤方面
1.认知与智力影响:乙脑患者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如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研究表明,部分重症乙脑患者在患病后会遗留智力下降的问题,这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能力。例如,一些儿童患者在患病后,原本良好的学习能力明显下降,难以跟上正常的学业进度。这是因为乙脑病毒侵犯脑组织,导致神经细胞受损,影响了大脑的认知功能区域。
2.运动功能障碍:可出现肢体瘫痪、运动不协调等情况。有的患者会遗留永久性的肢体运动障碍,如单侧或双侧肢体无力、肌肉萎缩等。这是由于病毒对脊髓前角细胞、脑干运动神经核等部位的损害,影响了神经冲动的传导,使得肌肉无法正常收缩和舒张。对于儿童患者来说,运动功能障碍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和身体活动能力,导致其在成长过程中面临诸多不便,如难以独立行走、参与体育活动等。
(二)生命威胁方面
1.重症患者的死亡率:乙脑病情凶险,重症患者病死率较高。在未经有效治疗的情况下,病死率可达20%以上,且存活者中约有30%-50%会留有严重的后遗症。例如,一些老年患者本身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感染乙脑病毒后更容易发展为重症,死亡率相对较高。这是因为老年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身体各器官的储备功能等相对较差,难以抵御乙脑病毒的严重侵袭。
(三)对不同人群的特殊危害
1.儿童群体:儿童是乙脑的高发人群之一。由于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感染乙脑病毒后,脑组织更容易受到损害。除了可能出现上述神经系统损伤和生命威胁外,儿童还可能因高热等症状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和生长发育。高热会使儿童的机体处于高消耗状态,如果不能及时有效降温,可能会影响儿童的大脑发育和身体各器官的功能。而且,儿童在患病后康复的过程相对较慢,后遗症对其未来的影响可能更为深远,比如可能影响其成年后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
2.老年群体:老年人体质相对较弱,免疫功能减退,感染乙脑病毒后,病情进展往往较为迅速,容易出现重症情况。除了面临较高的死亡率外,即使存活,也更容易遗留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如长期的认知功能障碍、肢体瘫痪等,这会极大地降低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对其家庭和社会都会带来较大的负担。老年人本身可能还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乙脑的感染会加重这些基础疾病的病情,形成恶性循环,进一步影响患者的预后。
二、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预防与应对
(一)预防措施
1.接种疫苗:接种乙脑疫苗是预防乙脑最有效的措施。儿童应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及时接种乙脑疫苗,包括乙脑减毒活疫苗和乙脑灭活疫苗等。通过接种疫苗,可以使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从而在接触乙脑病毒时能够有效抵御病毒的侵袭。例如,在乙脑流行地区,儿童接种乙脑疫苗后,乙脑的发病率明显降低。
2.防蚊灭蚊:乙脑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所以要做好防蚊灭蚊工作。在日常生活中,要安装纱窗、纱门,使用蚊帐等防止蚊虫叮咬。在乙脑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前往蚊虫密集的场所,如草丛、树林等。同时,定期喷洒杀虫剂,清理积水等蚊虫滋生地,减少蚊虫的数量,从而降低乙脑的传播风险。
(二)早期应对
1.及时就医:当出现发热、头痛、呕吐等疑似乙脑的症状时,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降低乙脑的危害至关重要。医生会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以及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如脑脊液检查、血清学检查等,来明确诊断。一旦确诊为乙脑,应尽快住院治疗,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如抗病毒治疗、对症支持治疗等,尽量减少脑组织的损伤,降低后遗症的发生风险。对于儿童患者,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病情变化,一旦发现异常,要毫不犹豫地送医,因为儿童病情变化往往较为迅速,早期正确的治疗能极大改善预后。对于老年患者,家属也要提高警惕,及时发现其身体的异常表现并送医,因为老年人对疾病的反应可能不如年轻人敏感,容易延误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