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非药物治疗包括物理治疗与运动疗法物理治疗有热敷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肌肉紧张、冷敷减轻急性期肿胀疼痛、理疗仪器如红外线照射、超声波治疗促进修复改善代谢;运动疗法有肩关节活动度训练如钟摆运动、爬墙运动增加活动范围,力量训练如肩部肌肉等长收缩训练、外旋肌训练增强力量恢复功能药物治疗疼痛明显时用非甾体抗炎药但儿童老人使用需谨慎手术治疗一般非手术无效且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时考虑需评估病情年龄身体状况等。
一、非药物治疗
(一)物理治疗
1.热敷
对于关节炎肩周炎患者,热敷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例如,使用温毛巾或热敷袋,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一般来说,热敷能使局部血管扩张,增加血液流量,带走炎症代谢产物,从而减轻疼痛和不适。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热敷的温度和时间需要适当调整,儿童皮肤较为娇嫩,温度不宜过高,时间不宜过长;老年人血液循环相对较慢,可适当延长热敷时间,但要注意避免烫伤。
2.冷敷
在急性期,如炎症反应较明显、疼痛和肿胀较严重时,冷敷可以减轻肿胀和疼痛。可以使用冰袋包裹毛巾后敷在患处,每次冷敷10-15分钟,每天3-4次。冷敷能够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炎症渗出,缓解急性期的症状。不过,冷敷时要注意避免冻伤皮肤,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皮肤感觉相对不敏感,更要密切关注皮肤状况。
3.理疗仪器治疗
如红外线照射,红外线可以深入组织,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通过特定的理疗仪器对肩部进行照射,每次照射20-30分钟,每周可进行2-3次。不同年龄的患者对红外线照射的耐受程度不同,儿童要注意控制照射距离和时间,防止过热损伤皮肤;老年人皮肤老化,也需适当调整照射参数。超声波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物理治疗方法,它可以通过机械效应和热效应等作用,改善局部组织的代谢和血液循环,缓解肩周炎患者的疼痛和功能障碍,一般每周进行2-3次治疗,每次治疗时间根据仪器和患者情况而定。
(二)运动疗法
1.肩关节活动度训练
钟摆运动:患者弯腰垂臂,使肩关节放松,然后做前后、左右摆动以及画圈运动。每次每个方向摆动10-15次,每天进行3-4组。这种运动可以逐渐增加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都适用,但儿童和老年人在进行时要注意动作幅度不宜过大,以免造成损伤。
爬墙运动:患者面对墙壁站立,用患侧手指沿墙壁缓慢向上爬行,使上肢尽量高举,然后再缓慢向下回到原处,反复进行。每次可进行10-15次,每天3-4组。爬墙运动有助于改善肩关节的外展和前屈功能,不同年龄的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调整爬行的高度,儿童由于身体柔韧性较好,但要避免过度用力;老年人则要循序渐进,避免因肩关节僵硬而强行过度活动导致损伤。
2.力量训练
肩部肌肉等长收缩训练:患者保持肩部肌肉收缩,持续5-10秒,然后放松,重复进行10-15次,每天3-4组。这种训练可以增强肩部肌肉力量,对于各年龄段的患者都有帮助,儿童进行等长收缩训练时要注意引导其正确发力,避免错误动作;老年人由于肌肉力量本身较弱,可适当缩短收缩时间,但要保证训练的频率和组数。
外旋肌训练:患者可以采用弹力带进行外旋训练,将弹力带一端固定,患侧手握弹力带另一端,缓慢向外旋转肩关节,每组进行10-15次,每天3-4组。外旋肌训练有助于恢复肩关节的外旋功能,不同年龄的患者在使用弹力带时要注意选择合适阻力的弹力带,儿童应选择阻力较小的,老年人可根据自身力量适当选择合适阻力,以达到有效训练又不损伤的目的。
二、药物治疗
虽然药物治疗不是首选,但在疼痛明显时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仅提及药物名称,不涉及具体服用指导)。不过,儿童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需要特别谨慎,因为儿童的肝肾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使用不当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老年人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时也需要注意其对胃肠道和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权衡利弊后使用。
三、手术治疗
一般来说,肩周炎患者首先采取非手术治疗,只有在非手术治疗无效且病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时,才考虑手术治疗,如肩关节镜下松解术等。但手术治疗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要严格评估患者的病情、年龄、身体状况等多方面因素后才能决定是否进行手术。例如,对于年龄较大、身体状况较差的患者,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需要更加谨慎地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