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癫痫包括全面性发作(如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失神发作、肌阵挛发作)、部分性发作(如简单部分性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及癫痫持续状态,不同类型发作有不同儿童表现,且受年龄、性别、病史等因素影响,癫痫持续状态凶险,婴儿癫痫持续状态表现不典型。
一、全面性发作
1.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大发作)
儿童表现:起病时患儿突然意识丧失,紧接着出现全身骨骼肌持续性收缩,表现为四肢伸直、眼球上翻、喉部痉挛发出叫声,此为强直期;随后进入阵挛期,出现肢体有节律的抽动,可伴有面色发绀、口吐白沫、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等,发作持续数分钟后自行停止,之后患儿可进入昏睡状态,清醒后常感头痛、乏力等。例如相关研究表明,在小儿癫痫患者中,全身强直-阵挛发作较为常见,约占小儿癫痫发作类型的一定比例,其发作时的表现具有典型的神经电生理基础,是大脑神经元异常同步放电累及双侧大脑半球所致。
不同年龄因素影响:婴儿期的小儿可能发作表现不典型,可能只是短暂的肢体抖动、眼神发直等,容易被忽视;而较大儿童发作表现相对更典型,但也会因个体差异在发作程度和持续时间上有所不同。
2.失神发作
儿童表现:患儿突然发生短暂的意识丧失,正在进行的活动停止,双眼凝视前方,呼之不应,可伴有简单的自动性动作,如擦鼻、咀嚼等,一般持续数秒后立即清醒,继续原来的活动,对发作过程不能回忆。这种发作在学龄前儿童中较为多见,每日可发作数次至数十次。研究发现,失神发作与大脑特定区域的神经元异常放电有关,脑电图检查可发现典型的3Hz棘-慢波综合。
性别及年龄因素:女童相对男童在失神发作的发生率上可能有一定差异,且随着年龄增长,部分患儿的失神发作可能会有变化,如发作频率可能逐渐降低或转变为其他发作类型。
3.肌阵挛发作
儿童表现:表现为突然、短暂的肌肉收缩,可累及单个肌肉或肌群,也可累及全身。例如患儿可能出现上肢突然屈曲、下肢突然伸直等,发作时间短暂,可单个出现,也可成串发作。在一些小儿癫痫综合征中,如婴儿痉挛症可伴有肌阵挛发作,脑电图检查可见多棘-慢波等异常波形。
生活方式与病史影响:有癫痫家族史的小儿发生肌阵挛发作的风险可能增加,且如果小儿在发热等情况下,可能诱发或加重肌阵挛发作,需要密切关注其生活中的诱发因素。
二、部分性发作
1.简单部分性发作
儿童表现:发作时意识清楚,根据发作起始部位及扩展情况分为不同类型。如部分运动性发作,可表现为身体某一局部的抽动,如手指、脚趾、面部肌肉等的抽动,发作时不伴有意识障碍;感觉性发作可表现为躯体感觉异常,如麻木感、针刺感等,也可出现视觉、听觉等方面的异常感觉,如看到闪光、听到异常声音等。例如部分运动性发作的小儿,其抽动部位往往与大脑皮层运动区的异常放电部位相对应。
年龄与性别对表现的影响:不同年龄的小儿简单部分性发作的部位可能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年龄较小的小儿可能发作起始部位相对局限,随着年龄增长,发作范围可能有一定变化;性别因素对简单部分性发作本身的表现影响相对较小,但在个体差异上可能存在不同。
2.复杂部分性发作
儿童表现:发作时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可出现精神症状和自动症。精神症状如恐惧、幻觉等,自动症表现为无目的的动作,如摸索、咀嚼、吞咽、拍手、解衣扣等,发作持续时间相对较长,一般为数分钟,发作后患儿对发作过程不能回忆。这种发作在小儿颞叶癫痫中较为常见,脑电图检查可发现颞叶区域的异常放电。
病史与特殊人群考虑:有脑部感染病史、脑外伤病史等的小儿发生复杂部分性发作的风险较高,对于这类小儿需要更加密切监测其癫痫发作情况,在生活护理中要避免其处于可能诱发发作的危险环境中。
三、癫痫持续状态
1.儿童表现
癫痫持续状态是指癫痫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或频繁发作,发作间期意识未恢复至正常状态。小儿癫痫持续状态较为凶险,可表现为全身性抽搐反复发作,意识不清,伴有高热、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等表现。例如长时间的癫痫持续状态可导致患儿脑缺氧、脑水肿等严重并发症,对小儿的神经系统发育造成严重影响。
特殊人群(婴儿等)的特殊表现:婴儿癫痫持续状态可能表现不典型,如仅表现为反复的眨眼、吸吮动作、呼吸节律改变等,容易被忽视,家长需要特别关注婴儿的异常动作,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因为婴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癫痫持续状态对其脑损伤的风险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