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螨可引发过敏性哮喘鼻炎,其发病机制是尘螨抗原激活免疫系统,使B淋巴细胞产特异性IgE抗体,再次接触抗原致肥大细胞等脱颗粒释放炎性介质引起炎症反应;诊断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变应原检测等;预防需环境控制(室内清洁、调节湿度、减少藏匿场所)和个人防护;治疗包括避免接触变应原、药物治疗(抗组胺药、鼻用糖皮质激素、支气管舒张剂等)及对合适患者的特异性免疫治疗。
一、尘螨引起的过敏性哮喘鼻炎的发病机制
尘螨是引发过敏性哮喘和鼻炎的重要变应原,尘螨的排泄物、分泌物等抗原物质被人体吸入或接触后,会激活免疫系统。机体的免疫系统将尘螨抗原识别为外来的有害物质,从而引发免疫反应。B淋巴细胞会产生特异性IgE抗体,IgE抗体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当再次接触尘螨抗原时,抗原与IgE抗体结合,导致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白三烯、前列腺素等炎性介质,这些炎性介质会引起呼吸道黏膜的炎症反应,出现鼻塞、流涕、咳嗽、喘息等过敏性哮喘和鼻炎的症状。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对尘螨的易感性可能存在差异,一般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全,相对更容易受到尘螨的影响;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处于潮湿、不通风环境中的人群,接触尘螨的机会增多,患病风险增加;有过敏性疾病家族史的人群,病史因素使得他们的免疫系统更易对尘螨抗原产生过度反应。
二、尘螨引起的过敏性哮喘鼻炎的诊断
(一)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出现时间、频率、诱发因素等。比如询问患者是否在接触灰尘较多的环境后症状加重,症状是在季节变化时更明显还是常年存在等。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询问方式有所不同,儿童可能需要通过家长了解其日常活动中的症状表现;对于有过敏性疾病家族史的患者,要重点询问家族中相关疾病的发病情况。
(二)体格检查
检查鼻腔黏膜情况,可能会发现鼻黏膜苍白、水肿;听诊肺部,哮喘发作时可闻及双肺广泛的哮鸣音。
(三)实验室检查
1.变应原检测:皮肤点刺试验是常用的检测方法,将尘螨变应原提取液点刺皮肤,观察皮肤反应,若出现风团和红晕等阳性反应,提示对尘螨过敏。血清特异性IgE检测也可用于判断患者是否对尘螨过敏,血清中特异性IgE水平升高提示存在尘螨过敏。不同年龄的患者在变应原检测时,儿童皮肤点刺试验的操作要更加轻柔,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对于有严重过敏反应病史的患者,要做好急救准备。
三、尘螨引起的过敏性哮喘鼻炎的预防措施
(一)环境控制
1.室内清洁:保持室内清洁干燥,经常打扫房间,使用湿抹布擦拭家具、地板等,减少灰尘的积聚。定期清洗床上用品,如床单、被罩、枕套等,建议每周用55℃以上的热水清洗,以杀死尘螨。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儿童的床上用品更要勤换勤洗,因为儿童在睡眠中接触床上用品的时间较长;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可选择方便清洗和更换的床上用品。
2.调节室内湿度:将室内湿度控制在50%以下,可使用除湿机、空调等设备来调节湿度。湿度较高的环境容易滋生尘螨,合适的湿度环境不利于尘螨的生存。
3.减少尘螨藏匿场所:避免在室内放置过多的毛绒玩具、厚重的窗帘等容易积聚灰尘和尘螨的物品。对于儿童房间,要尽量减少毛绒玩具的数量,或者选择易清洁的毛绒玩具;老年人房间的窗帘要定期清洗和更换。
(二)个人防护
外出时可佩戴口罩,尤其是在尘螨较多的环境中,如公园、草丛等地方。对于过敏体质的人群,无论年龄大小,在花粉季节或尘螨活跃的季节,外出佩戴口罩能有效减少尘螨等变应原的吸入。
四、尘螨引起的过敏性哮喘鼻炎的治疗
(一)避免接触变应原
这是预防和治疗尘螨引起的过敏性哮喘鼻炎的重要措施,通过前面提到的环境控制和个人防护等方法尽量减少与尘螨的接触。
(二)药物治疗
虽然不具体说明药物服用指导,但常用的药物有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等,可缓解鼻痒、流涕等症状;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等,能减轻鼻黏膜的炎症反应;支气管舒张剂,如沙丁胺醇等,可缓解哮喘发作时的喘息症状。对于儿童患者,要选择适合儿童剂型的药物,并且要注意药物的安全性和适用性;老年人使用药物时要考虑其肝肾功能等情况,避免使用可能产生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
(三)免疫治疗
对于明确对尘螨过敏且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特异性免疫治疗,通过逐渐增加尘螨变应原的剂量,使机体对尘螨产生耐受。但免疫治疗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要在医生的严格评估下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