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腱损伤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非手术治疗有休息制动、物理治疗(冷敷热敷、超声波、电刺激)、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手术治疗适用于严重肌腱损伤,方法有肌腱缝合术等;康复治疗分早期(1-2周简单肌肉收缩)、中期(2-6周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后期(6周以上加强力量耐力及日常能力恢复),不同年龄患者治疗各有特点。
一、非手术治疗
1.休息与制动
对于轻度肌腱损伤,让受伤部位充分休息是基础。例如,手部肌腱损伤时,使用支具固定受伤的手指或手腕,限制其活动,避免进一步损伤肌腱。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制动的要求有所不同,儿童由于好动,更需要家长严格监督制动,确保肌腱能在相对静止的状态下修复。对于有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过度使用手部进行重复性劳作)的患者,需要纠正其生活方式,减少损伤肌腱的活动。
一般制动时间根据肌腱损伤程度而定,轻度损伤可能需要制动1-2周,中重度损伤制动时间会相应延长。
2.物理治疗
冷敷与热敷:在肌腱损伤早期(通常是24-48小时内),可以使用冷敷,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通过降低局部温度,减轻肿胀和疼痛。冷敷时要注意避免冻伤皮肤,可使用毛巾包裹冰袋。48小时后,根据病情可以改为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和组织修复。不同年龄患者对冷热刺激的耐受度不同,儿童皮肤较娇嫩,冷敷或热敷时温度和时间要更谨慎控制。对于有糖尿病等病史的患者,由于其血液循环和神经感觉可能存在异常,冷敷或热敷时要密切关注皮肤情况,防止出现冻伤或烫伤。
超声波治疗:利用超声波的机械效应、温热效应等促进肌腱损伤部位的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超声波治疗的参数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例如损伤的部位、患者的年龄等。儿童进行超声波治疗时,要选择合适的能量参数,避免对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电刺激疗法:通过特定的电流刺激,促进肌腱周围肌肉的收缩和放松,同时刺激肌腱组织的修复。电刺激的频率、强度等参数需要专业医生根据患者情况设定,对于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可能需要较低的刺激强度,并且要密切观察治疗后的反应。
3.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具有抗炎、止痛的作用,可缓解肌腱损伤引起的疼痛和炎症。但对于儿童,要避免使用可能影响骨骼发育等的非甾体抗炎药,需选择儿童专用的抗炎止痛药物;对于有消化道溃疡病史的患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可能会加重消化道负担,需要谨慎评估,并可同时采取保护胃黏膜的措施。
二、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证
当肌腱损伤严重,如肌腱完全断裂,影响肢体的正常功能时,通常需要手术治疗。例如,跟腱完全断裂的患者,会出现行走困难等严重功能障碍,一般需要手术修复跟腱。不同年龄患者的肌腱损伤手术时机和方式可能有所不同,儿童的肌腱修复要考虑其生长发育特点,尽量采用对生长影响较小的手术方法;老年患者由于身体状况可能较差,手术前需要全面评估其心肺功能等,以确保手术安全。
2.手术方法
常用的有肌腱缝合术,根据肌腱损伤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缝合方式,如间断缝合、连续缝合等。手术中要确保肌腱缝合的牢固性,同时尽量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对于复杂的肌腱损伤,可能需要同时进行肌腱移植等手术方式来修复受损肌腱。
三、康复治疗
1.早期康复(术后或损伤早期)
受伤后1-2周内,主要进行简单的肌肉收缩练习,防止肌肉萎缩。例如,手部肌腱损伤后,进行手指的轻微屈伸肌肉收缩练习,但要避免影响肌腱的修复。对于儿童患者,康复练习要在家长和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确保练习的安全性和正确性;对于老年患者,由于肌肉力量恢复较慢,康复练习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导致损伤加重。
2.中期康复(术后2-6周)
逐渐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练习。可以在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被动或主动-辅助的关节活动,如手部肌腱损伤患者进行手指关节的缓慢屈伸活动,扩大关节活动度。此阶段要注意活动的力度和范围,避免过度活动导致肌腱再次损伤。不同年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恢复速度不同,儿童可能恢复较快,但也需要合理控制活动量;老年患者恢复较慢,需要更耐心地进行康复训练。
3.后期康复(术后6周以上)
加强肌肉力量和耐力的训练,同时进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训练。例如,进行手部抓握、捏取等力量训练,以及逐步恢复如穿衣、写字等日常生活活动。对于有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康复训练要结合其日常活动进行个性化调整,以更好地回归正常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