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炎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咽喉炎成人起病急有咽部干燥灼热疼痛等全身症状儿童症状更明显,慢性咽喉炎有咽部异物感不适感,治疗包括一般治疗(生活方式和饮食调整)、药物治疗(急性分病毒细菌感染处理,慢性用含漱液含片等)、中医治疗(中药方剂、针灸推拿),一般不需手术,特殊人群孕妇用药谨慎老人需综合基础病治疗。
一、咽喉炎的症状
(一)急性咽喉炎症状
1.成人症状:起病较急,常先有咽部干燥、灼热感,随后出现疼痛,吞咽时疼痛加重,可放射至耳部。全身症状一般较轻,但因年龄、免疫力以及病原体不同而程度不一,可有发热、头痛、食欲不振和四肢酸痛等。若为病毒感染引起,血常规检查可显示淋巴细胞增多;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
2.儿童症状:儿童急性咽喉炎症状往往比成人更明显,除了上述咽部疼痛、发热等症状外,由于儿童喉部黏膜下组织较疏松,炎症时容易发生肿胀,可能出现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严重时可出现吸气性喉鸣,甚至发生呼吸困难,这是因为喉部肿胀阻塞气道所致,需紧急处理以防止窒息。
(二)慢性咽喉炎症状
1.咽部异物感:患者常感觉咽部有异物,咳之不出,咽之不下,但不影响进食。这种异物感在晨起时较为明显,可能与夜间睡眠时咽部分泌物积聚刺激有关。
2.咽部不适感:有咽部干燥、瘙痒、灼热、微痛等感觉,患者常需频繁清喉。干燥感与患者长期张口呼吸、咽部黏膜腺体分泌功能减退有关;瘙痒感可能与炎症刺激神经末梢有关;灼热、微痛则是由于咽部黏膜慢性炎症导致。
二、咽喉炎的治疗方法
(一)一般治疗
1.生活方式调整:
成人:应注意休息,多饮水,避免过度用嗓,戒烟戒酒,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避免接触粉尘、有害气体等刺激性因素。例如,教师、歌手等用嗓较多的人群患咽喉炎的风险较高,更需注意用嗓适度。
儿童:儿童患者同样需要保证充足的休息,多饮水,家长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和湿度适宜。避免儿童接触二手烟,因为吸烟产生的烟雾会刺激儿童咽喉部黏膜,加重炎症。
2.饮食调整:
成人:宜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新鲜蔬菜(如菠菜、白菜等)和水果(如苹果、梨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咖啡、浓茶等,这些食物会刺激咽部黏膜,加重炎症反应。
儿童:儿童的饮食应营养均衡,选择容易吞咽和消化的食物,如蒸蛋、软面条、牛奶等。避免给儿童食用过烫、过硬、辛辣的食物,防止对咽喉部造成损伤或刺激。
(二)药物治疗
1.急性咽喉炎药物治疗
病毒感染:如为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咽喉炎,一般无需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特殊治疗,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如使用含漱液,如复方硼砂溶液含漱,以清洁口腔、杀菌消炎;疼痛较明显时,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解热镇痛药缓解疼痛和发热症状。
细菌感染:如果是细菌感染导致的急性咽喉炎,可根据病情选用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类(对青霉素不过敏者)、头孢菌素类等。但需注意合理用药,避免滥用抗生素,用药前可根据病情进行咽拭子培养加药敏试验,以选择敏感抗生素。
2.慢性咽喉炎药物治疗:常用含漱液,如呋喃西林溶液含漱,可清洁咽喉部;局部含片,如碘喉片、薄荷喉片等,有消炎、止痛、清凉的作用;对于咽喉部有淋巴滤泡增生等情况,可使用一些局部喷雾剂,如西瓜霜喷雾剂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三)中医治疗
1.中药方剂:中医认为咽喉炎多与肺肾阴虚、外感风热、脾胃湿热等有关。例如,肺肾阴虚型可选用百合固金汤加减;外感风热型可用银翘散加减;脾胃湿热型可选用清咽利膈汤加减等,但具体用药需由中医师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辨证论治。
2.针灸推拿:针灸可选取廉泉、天突、合谷、曲池等穴位进行针刺,起到疏通经络、清热利咽的作用;推拿可按摩咽喉部周围的穴位及颈部肌肉,缓解咽部不适,但这些中医治疗方法均需由专业的中医师操作。
(四)手术治疗
一般咽喉炎不需要手术治疗,但如果是慢性肥厚性咽喉炎,咽部淋巴滤泡增生明显,经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采用激光、低温等离子等方法进行治疗,通过去除增生的淋巴滤泡来缓解症状,但手术治疗有一定的适应证和风险,需严格掌握。
特殊人群方面,孕妇患咽喉炎时,用药需特别谨慎,应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治疗方法,如以局部含漱等保守治疗为主,避免使用对胎儿可能有不良影响的药物;老年人患咽喉炎时,要注意其可能同时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在治疗时需综合考虑,选择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