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咙痛可能由感染因素(病毒、细菌)或非感染因素(环境、过度用嗓)引起,需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评估,非感染因素需调整环境或让咽喉休息,感染因素中病毒感染对症治疗,细菌感染用抗生素,不同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有特殊情况及用药注意事项。
一、可能的原因及相关医学依据
(一)感染因素
1.病毒感染
除了引起感冒的常见病毒外,如EB病毒(Epstein-Barrvirus)感染,可导致无感冒症状但喉咙痛的情况。研究表明,EB病毒感染可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主要症状之一就是咽喉部疼痛,且可能不伴有典型的感冒症状,如流涕、咳嗽等。
腺病毒感染也可引发喉咙痛,腺病毒有多种血清型,其中某些型别感染时,患者主要表现为喉咙痛,而无明显的感冒样呼吸道卡他症状。
2.细菌感染
链球菌感染是常见的引起喉咙痛的细菌原因。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可导致急性咽炎或扁桃体炎,患者会出现喉咙痛,但可能没有感冒的其他症状,如发热可能是首发或主要表现,而流涕等感冒症状不明显。
(二)非感染因素
1.环境因素
长期处于干燥、污染的环境中,空气里的粉尘、化学物质等刺激咽喉部黏膜,可引起喉咙痛,且无感冒症状。例如在工业污染严重的地区,或者长期处于空调房间且空气湿度较低的环境中,咽喉部黏膜容易受到损伤,导致疼痛。
过度用嗓也会引起喉咙痛,如教师、歌手等职业人群,长时间说话、唱歌等过度用嗓后,咽喉部肌肉疲劳,黏膜受损,出现喉咙痛,这种情况一般没有感冒症状。
二、评估与检查
(一)体格检查
1.咽喉部检查
观察咽喉部黏膜情况,如是否有充血、肿胀、溃疡等。如果是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扁桃体炎,可见扁桃体红肿,表面有脓性分泌物;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可能表现为咽喉部黏膜弥漫性充血等。
检查颈部淋巴结情况,如有无淋巴结肿大、压痛等。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扁桃体炎可能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如果是细菌感染,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通常会升高;如果是病毒感染,白细胞计数可能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可能升高。例如,链球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可升高至(10-20)×10/L,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2.病原学检查
对于怀疑链球菌感染的患者,可进行咽拭子培养,以明确是否有A组β-溶血性链球菌生长。如果培养阳性,则可确诊为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喉咙痛。对于EB病毒感染,可检测血清中的EB病毒抗体,如EB病毒壳抗原IgM抗体等,若为阳性则提示近期EB病毒感染。
三、处理原则
(一)非感染因素引起的喉咙痛处理
1.环境调整
对于因环境干燥引起的喉咙痛,可增加环境湿度,如使用空气加湿器等。对于因污染环境引起的喉咙痛,应尽量避免待在污染环境中,外出时可佩戴口罩。
过度用嗓引起的喉咙痛,应让咽喉部充分休息,避免继续过度用嗓,可适当多喝水,保持咽喉部湿润。
(二)感染因素引起的喉咙痛处理
1.病毒感染
一般为自限性疾病,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如喉咙痛明显时,可使用润喉药物,如含有薄荷脑、冰片等成分的润喉糖或含片,缓解喉咙痛症状。同时要注意休息,多喝水,保证充足的睡眠,一般1-2周可自行恢复。
2.细菌感染
对于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喉咙痛,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类抗生素(但要注意患者是否有青霉素过敏史)。在使用抗生素前,最好先进行咽拭子培养及药敏试验,以选择更敏感的抗生素。
四、不同人群的特殊情况及注意事项
(一)儿童
1.特殊情况
儿童喉咙痛时,由于其表达能力有限,需要密切观察其他伴随症状。例如,儿童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喉咙痛可能伴有发热、拒食等表现。
儿童使用药物需特别谨慎,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喉咙痛,应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如保证充足水分摄入等。如果考虑细菌感染,使用抗生素时要严格按照儿童的体重等情况计算合适的剂量,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
(二)老年人
1.特殊情况
老年人喉咙痛时,要注意其基础疾病情况。老年人可能合并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在处理喉咙痛时,使用药物要考虑对基础疾病的影响。例如,使用抗生素时要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同时,老年人的免疫功能相对较低,感染引起的喉咙痛可能病情进展较快,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三)孕妇
1.特殊情况
孕妇喉咙痛时,用药需格外谨慎。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喉咙痛,优先采用非药物治疗,如局部使用生理盐水漱口等。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喉咙痛,选择抗生素时要考虑对胎儿的影响,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类抗生素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