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咙过敏性咽喉炎是接触过敏原后喉部黏膜发生变态反应性炎症,病因包括过敏原接触(吸入、食入、接触性)和个体因素(遗传、自身免疫),临床表现有喉部的咽痒、咳嗽、声音嘶哑及全身相关症状,诊断靠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过敏原检测),治疗需避免接触过敏原、药物治疗,预防要增强体质、改善生活环境。
喉咙过敏性咽喉炎是过敏性咽喉炎累及喉部所出现的一种疾病。它是由于接触过敏原后,喉部黏膜发生的变态反应性炎症。
一、病因
1.过敏原接触
吸入性过敏原:如花粉(在花粉传播季节,空气中飘散的花粉颗粒可被吸入喉部引发过敏反应,不同地区主要花粉过敏原不同,例如春季北方可能以杨树、柳树花粉为主,南方可能有其他本地花粉)、尘螨(室内灰尘中大量存在的尘螨,其排泄物等成分可引起过敏,家居环境中床铺、沙发等是尘螨容易聚集的地方)、真菌孢子(在潮湿环境中容易滋生的真菌产生的孢子,如在浴室、地下室等潮湿区域,真菌孢子可通过呼吸进入喉部导致过敏)、动物皮屑及毛发(家养宠物的皮屑和毛发中含有的蛋白质等成分可成为过敏原,对宠物过敏的人群接触后易引发喉部过敏反应)。
食入性过敏原:某些食物可成为过敏原,如鱼虾、牛奶、鸡蛋、坚果等(个体对食物的过敏反应存在差异,有些人可能对特定食物高度敏感,食用后迅速出现喉部过敏相关症状)。
接触性过敏原:如某些化妆品、染发剂等接触喉部周围皮肤后,通过接触刺激引发喉部过敏炎症(对于皮肤敏感的人群,接触这些物质更易诱发过敏)。
2.个体因素
遗传因素:有过敏家族史的人群更容易患喉咙过敏性咽喉炎,遗传因素会使个体的免疫系统更易对过敏原产生过度的变态反应。例如,如果父母一方或双方有过敏性疾病史,如过敏性鼻炎、哮喘等,子女患喉咙过敏性咽喉炎的风险相对增加。
自身免疫状态:当个体自身免疫功能失调时,更容易发生过敏反应。例如,长期处于压力状态、患有其他慢性疾病导致身体免疫平衡被打破时,喉部对过敏原的易感性增加。
二、临床表现
1.喉部症状
咽痒:患者常感觉喉部瘙痒不适,这种瘙痒感较为明显,可导致患者频繁清喉,以试图缓解不适。
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咳嗽往往较为剧烈,尤其是在接触过敏原后,咳嗽症状可能会加重。例如,接触花粉后,患者可能立即出现频繁的干咳。
声音嘶哑:喉部黏膜水肿等炎症反应可影响声带的正常振动,导致声音变得嘶哑,严重时可能几乎无法发声。
2.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伴有鼻痒、打喷嚏、流清涕等鼻部过敏症状,若同时合并下呼吸道过敏,还可能出现喘息、气急等症状。对于儿童患者,由于表达能力有限,可能会表现出揉鼻子、抓耳朵等间接反映喉部不适的行为。
三、诊断
1.病史采集
2.体格检查
检查喉部黏膜情况,可见喉部黏膜充血、水肿,有时可伴有分泌物。例如,用喉镜检查时,能观察到喉部黏膜的这些改变。
3.实验室检查
过敏原检测:可以通过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来明确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是将少量常见过敏原刺入皮肤表层,观察皮肤反应来判断是否过敏;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则是通过血液检测患者体内针对特定过敏原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水平,若水平升高提示对相应过敏原过敏。例如,皮肤点刺试验对尘螨过敏的患者,在接触尘螨过敏原的点刺部位会出现明显的风团样反应;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显示对鱼虾特异性IgE升高,则提示患者可能对鱼虾过敏。
四、治疗与预防
1.治疗
避免接触过敏原:这是首要的治疗措施。例如,明确对花粉过敏的患者在花粉传播季节应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时佩戴口罩;对尘螨过敏的患者要保持室内清洁,经常清洗床上用品,使用防螨寝具等。
药物治疗:可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等,这类药物能缓解过敏引起的喉部瘙痒、咳嗽等症状;糖皮质激素药物,如布地奈德等,可通过雾化吸入等方式减轻喉部黏膜的水肿,缓解症状。对于儿童患者,使用药物时需特别注意药物的剂型和剂量选择,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剂型,遵循儿童用药的安全原则。
2.预防
增强体质: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成年人可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儿童则应保证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通过运动增强身体免疫力,降低过敏反应的易感性。
改善生活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清洁室内灰尘,控制室内湿度在适宜范围(如50%-60%),减少过敏原的滋生和聚集。例如,使用空气净化器过滤空气中的过敏原颗粒,定期打扫房间角落等容易积尘的地方。
喉咙过敏性咽喉炎的发生、发展与过敏原接触、个体遗传及免疫状态等多种因素相关,通过明确诊断、避免过敏原接触及合理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