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的引发因素包括内在的遗传因素、自身免疫问题以及外在的食物、药物、感染、吸入物、接触物、物理、精神因素和其他的内分泌改变、疾病影响等,遗传使个体患荨麻疹风险增加,自身免疫异常可致病情顽固,食物中动植物、药物中抗生素等、感染中病毒细菌真菌、吸入物中花粉尘螨动物皮屑分泌物、接触物中植物化学物质、物理中机械冷热日光刺激、精神紧张焦虑抑郁、内分泌改变及全身性疾病等均可诱发或加重荨麻疹。
一、内在因素
(一)遗传因素
部分荨麻疹与遗传有关,如果家族中有荨麻疹患者,个体患荨麻疹的风险可能会增加。例如,某些遗传性的免疫相关基因缺陷可能使机体更容易发生免疫紊乱,从而引发荨麻疹。
(二)自身免疫问题
当自身免疫系统出现异常时,机体可能会错误地将自身组织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从而引发荨麻疹。比如,患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发生荨麻疹的概率相对较高。自身免疫导致的荨麻疹往往病情可能相对顽固,需要针对自身免疫情况进行相关评估和治疗。
二、外在因素
(一)食物因素
1.动物性食物:常见的有鱼虾、蟹、贝类、牛奶、鸡蛋等。以鱼虾为例,其中含有的异种蛋白可能作为过敏原,进入人体后引发机体的过敏反应,导致荨麻疹的发生。比如有人食用了不新鲜的鱼虾后,很快出现皮肤瘙痒、风团等荨麻疹症状。
2.植物性食物:某些植物也可能引起荨麻疹,像草莓、可可、番茄、葱等。例如个别人群食用草莓后会出现口唇肿胀、皮肤起疹等荨麻疹表现。
(二)药物因素
1.抗生素类: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以青霉素为例,部分人在使用青霉素后可能会发生过敏反应,其中就包括出现荨麻疹样的皮疹。药物引起的荨麻疹通常在用药后较短时间内出现症状。
2.解热镇痛类:像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也可能导致荨麻疹。一些人在服用解热镇痛药物后,皮肤会出现风团、瘙痒等荨麻疹症状。
(三)感染因素
1.病毒感染:如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肝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例如在病毒性感冒期间,部分患者会出现皮肤荨麻疹样改变。病毒感染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可能诱发荨麻疹。
2.细菌感染:常见的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链球菌引起的败血症、扁桃体炎、慢性中耳炎、鼻窦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比如慢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的患者,可能会伴随荨麻疹的发生,细菌感染引发机体的炎症反应和免疫激活,进而导致荨麻疹出现。
3.真菌感染:如浅部真菌和深部真菌感染等也可能与荨麻疹的发生相关。
(四)吸入物因素
1.花粉:在花粉传播的季节,空气中飘散的花粉颗粒被人体吸入后,过敏体质的人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引发荨麻疹。不同地区花粉传播的种类和时间不同,例如在春季,柳树、杨树的花粉传播时,对花粉过敏者接触后易发病。
2.尘螨:室内灰尘中的尘螨也是常见的吸入性过敏原。尘螨的排泄物等成分被人体吸入后,可导致机体过敏,出现荨麻疹症状。尤其是在湿度较大、卫生条件较差的室内环境中,尘螨更容易滋生,增加发病风险。
3.动物皮屑及分泌物:如猫、狗的皮屑及唾液、尿液中的成分等。饲养宠物的人群,如果对宠物的皮屑等过敏,接触后可能引发荨麻疹。
(五)接触物因素
1.植物:某些植物接触后可引起接触性荨麻疹,如漆树、荨麻等。接触漆树后,皮肤可能迅速出现红斑、风团,并伴有瘙痒等症状。
2.化学物质:如化妆品、橡胶制品、香料、甲醛等。使用某些劣质化妆品后,部分人会出现面部皮肤的荨麻疹表现;接触含有甲醛的新装修材料后,也可能引发荨麻疹。
(六)物理因素
1.机械刺激:如搔抓、摩擦、压迫等。有些人在剧烈搔抓皮肤后,搔抓部位会出现风团样改变,即人工荨麻疹,也称为皮肤划痕症。
2.冷热刺激:突然的寒冷刺激或炎热刺激都可能引发荨麻疹。例如,在寒冷的天气中暴露皮肤后,或从寒冷环境突然进入温暖环境时,部分人会出现寒冷性或热性荨麻疹。
3.日光照射:日光中的紫外线等可能导致部分人发生日光性荨麻疹,表现为皮肤暴露于日光下后出现红斑、风团,伴有瘙痒等。
(七)精神因素
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变化可能通过影响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从而诱发或加重荨麻疹。例如,一些考生在考试前由于精神高度紧张,可能会出现荨麻疹症状加重的情况。
(八)其他因素
1.内分泌改变:在月经周期、妊娠等时期,女性体内的内分泌水平发生变化,可能引发荨麻疹。比如妊娠期女性可能出现妊娠性荨麻疹,其发生与孕期内分泌改变以及机体免疫状态的变化有关。
2.疾病影响:一些全身性疾病,如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肿瘤等,也可能伴随荨麻疹的发生。例如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机体的免疫监视功能异常,可能出现荨麻疹样皮肤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