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是常见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病因未明,表现为静止性震颤等,主要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包括药物、手术、康复等;帕金森综合症是继发于其他疾病的帕金森样表现,病因多样,诊断需明确继发因素,治疗针对原发疾病同时对症处理,老年等特殊人群在诊疗中需谨慎处理。
帕金森综合症:帕金森综合症是一个较大的范畴,它是由多种不同原因引起的,继发于其他疾病的帕金森样表现。这些原因包括神经系统变性、脑血管病、脑外伤、中毒、感染等。例如,脑血管病引起的帕金森综合症,是因为脑血管病变导致脑部特定区域受损,影响了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功能等;脑外伤后可能由于脑组织的损伤、神经传导通路的破坏等出现类似帕金森病的运动障碍表现。
临床表现方面
帕金森: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多从一侧上肢远端开始,静止时出现或明显,随意运动时减轻或停止,紧张或激动时加剧,入睡后消失;肌强直,表现为铅管样强直(不伴震颤时)或齿轮样强直(伴震颤时);运动迟缓,如面部表情减少,呈面具脸,写字越写越小(小写症)等;姿势步态异常,早期走路时患侧上肢摆臂幅度减小或消失,步距缩短,随病情进展,步伐逐渐变小变慢,启动、转弯时步态障碍明显,晚期有慌张步态等。一般起病隐匿,进展缓慢,病情逐渐加重。
帕金森综合症:不同病因引起的帕金森综合症临床表现有所差异,但通常也有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以药物引起的帕金森综合症为例,可能在服药后较短时间内出现运动迟缓、肌强直等表现,其震颤表现可能不如帕金森病典型;而脑血管病引起的帕金森综合症,除了有运动障碍外,往往还伴有脑血管病的相关表现,如偏瘫、偏身感觉障碍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中毒引起的帕金森综合症可能有明确的中毒接触史,同时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
病因方面
帕金森:病因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方面,约10%的患者有家族史,呈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环境因素中,一些除草剂、杀虫剂、工业毒素等可能与帕金森病的发生有关,如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可导致实验动物出现类似帕金森病的表现。
帕金森综合症:病因多样。脑血管病性帕金森综合症是由于脑血管病变,如脑梗死、脑出血等导致脑部供血不足或脑组织损伤,影响了多巴胺能神经通路等;脑炎后帕金森综合症多在脑炎(如甲型脑炎)后逐渐出现症状;药物性帕金森综合症是由于服用某些药物引起,如抗精神病药物(如吩噻嗪类、丁酰苯类)、降压药(如利血平、甲基多巴)等;外伤后帕金森综合症是头部受到外伤后引起脑组织损伤等导致。
诊断方面
帕金森:主要依据临床表现,结合神经系统查体等。采用英国脑库帕金森病诊断标准,需具备运动迟缓,以及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姿势步态异常中至少一项,同时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帕金森综合征。
帕金森综合症:诊断需要在帕金森病诊断的基础上,明确有继发因素。例如,对于药物性帕金森综合症,需要详细询问用药史,确定是在使用某些特定药物后出现帕金森样症状;对于脑血管病性帕金森综合症,需要通过头颅影像学检查(如CT、MRI)发现脑血管病变的证据等。
治疗方面
帕金森: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等。药物治疗是最主要的手段,如使用多巴胺替代剂(左旋多巴制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普拉克索)、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如司来吉兰)等。手术治疗主要有脑深部电刺激术等,适用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出现严重异动症等情况。康复治疗对于维持患者的运动功能、平衡能力等有重要作用。
帕金森综合症:治疗首先要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如果是药物引起的帕金森综合症,可考虑调整相关药物;如果是脑血管病引起的,需要针对脑血管病进行相应治疗,如改善脑循环、营养神经等,同时对于帕金森样症状可参考帕金森病的治疗,但可能药物治疗的反应有所不同;对于外伤后帕金森综合症,除了对症治疗帕金森样症状外,还需要针对外伤的康复等进行综合处理。
特殊人群方面,老年人群是帕金森和帕金森综合症的高发人群,在诊断和治疗中需要更加谨慎。对于老年帕金森患者,药物治疗时要考虑药物的副作用对老年人肝肾功能等的影响,选择合适的药物及剂量。老年帕金森综合症患者如果有原发疾病,如脑血管病,要同时关注原发疾病对整体健康的影响,在康复治疗方面要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制定合适的康复方案,避免过度劳累等。对于儿童等非老年人群出现类似帕金森样表现,要高度警惕是否为特殊病因引起的帕金森综合症,如遗传代谢性疾病等,需要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女性患者在帕金森及帕金森综合症的发生、发展和治疗中,目前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相关的特殊诊疗要点,但在用药等方面也需要考虑个体差异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