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病大发作是常见癫痫类型,有强直期和阵挛期表现,病因包括遗传、脑部疾病、全身或系统性疾病,诊断依据有病史采集、脑电图、影像学检查,需与失神发作、简单部分性发作鉴别,对不同人群有不同影响及注意事项。
一、定义
癫痫病大发作又称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是癫痫发作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表现为全身肌肉强直和阵挛,伴有意识丧失。
二、发作过程
1.强直期:患者突然意识丧失,跌倒在地,全身骨骼肌持续性收缩。表现为眼球上翻,喉部痉挛发出叫声,面色发绀,牙关紧闭,颈部和躯干先屈曲后反张,上肢屈曲,下肢伸直,持续10-20秒后进入阵挛期。
2.阵挛期:全身肌肉发生有节律的收缩,先从面部开始,逐渐波及全身。此期肌肉交替性收缩与松弛,呈一张一弛状态,频率逐渐减慢,持续30-60秒或更长时间后,阵挛期结束。在这个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大小便失禁。
三、病因
1.遗传因素:在一些有癫痫家族史的人群中,癫痫病大发作的发病风险相对较高。例如,某些单基因遗传疾病可能会导致癫痫的发生,遗传因素通过影响离子通道、神经递质等相关的基因,使得大脑神经元的兴奋性和稳定性发生改变,从而容易引发癫痫大发作。
2.脑部疾病
先天性脑发育异常:如大脑灰质异位症、脑穿通畸形等,这些异常的脑结构会干扰正常的神经电活动,导致神经元异常放电,进而引发癫痫大发作。
颅脑肿瘤:肿瘤组织的生长会压迫周围脑组织,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水肿等,影响神经元的正常功能,引发癫痫发作。
颅内感染:如脑炎、脑膜炎等,炎症会刺激大脑神经元,引起神经元的异常放电,从而导致癫痫大发作。
3.全身或系统性疾病
缺氧:心搏骤停、溺水、窒息等原因导致的全身缺氧,会影响大脑的能量代谢,使神经元的功能受到损害,容易引发癫痫大发作。
代谢紊乱:如低血糖、低血钙等。低血糖时,大脑神经元的能量供应不足,导致神经元的功能异常;低血钙会影响神经元的兴奋性,使神经元容易异常放电,从而引发癫痫大发作。
四、诊断依据
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发作时的表现,包括发作前有无先兆(如某些患者发作前会出现视物模糊、肢体麻木等先兆)、发作时的具体症状、发作持续时间、发作频率等。对于有癫痫家族史的患者,需要重点询问家族中癫痫患者的发病情况。
2.脑电图检查:脑电图是诊断癫痫的重要辅助检查方法。在癫痫大发作时,脑电图可出现特异性的痫性放电波形,如全导同步的棘波、棘慢波综合等。但是,一次脑电图检查阴性并不能排除癫痫的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等综合判断,必要时可进行24小时动态脑电图监测等进一步检查。
3.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MRI等。头颅CT可以发现脑部的一些结构性病变,如肿瘤、脑出血等;头颅MRI对于发现脑部的细微结构异常,如脑发育异常等更为敏感,有助于明确癫痫的病因。
五、与其他发作类型的鉴别
1.失神发作: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生和突然终止的意识丧失,持续时间短暂,一般数秒,发作时患者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呼之不应,双眼凝视,但不会出现全身肌肉强直-阵挛等表现。
2.简单部分性发作:患者意识清楚,可表现为局部的肌肉抽搐,如一侧肢体的抽搐等,一般不伴有意识丧失,与癫痫大发作的全身发作且伴有意识丧失有明显区别。
六、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及注意事项
1.儿童
影响: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频繁的癫痫大发作可能会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认知功能等。例如,长期的癫痫发作导致大脑长期处于异常放电状态,会干扰大脑正常的神经发育过程。
注意事项:家长要密切观察儿童的发作情况,记录发作的时间、表现等。在日常生活中,要为儿童提供安全的环境,避免儿童在发作时发生意外损伤,如避免儿童单独在高处、水边等危险场所。同时,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规律服用抗癫痫药物,定期带儿童进行复查,监测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等。
2.成人
影响:成人如果频繁发生癫痫大发作,会影响其正常的工作、生活和社交活动。例如,在工作中可能因为发作而无法正常履职,在生活中也会因为担心发作而受到限制。
注意事项:成人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等诱发因素。要遵医嘱规范治疗,不可自行增减药物剂量或停药。在外出时,最好有人陪同,以防止发作时出现意外。
3.老年人
影响:老年人发生癫痫大发作时,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发作后的恢复相对较慢,而且可能会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等,发作可能会加重基础疾病的病情,甚至危及生命。
注意事项:老年人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服用抗癫痫药物时,要注意药物与基础疾病用药之间的相互作用。家属要加强对老年人的护理,在老年人发作时要正确处理,如将老年人头部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