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检查包括脑电图检查,其中常规脑电图是诊断癫痫常用方法可发现痫性放电适用于大多疑似患者,动态脑电图可连续记录捕捉不易记录到的痫性放电适用于发作不频繁者;影像学检查有头颅CT可发现脑部结构性病变适用于急性起病或怀疑有病变者,头颅MRI对脑部软组织分辨率高更适合明确病因;血液检查中血常规可排查感染因素适用于所有疑似患者,生化检查可排查低血糖、肝肾功能及电解质异常等适用于所有癫痫患者尤其是需用药者;脑脊液检查用于排查颅内感染引起的癫痫适用于怀疑有颅内感染的癫痫患者且儿童需谨慎操作。
一、脑电图检查
1.常规脑电图:
意义:是诊断癫痫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通过放置电极记录大脑神经元的电活动,癫痫患者的脑电图通常会出现特异性的痫性放电波,如棘波、尖波、棘-慢复合波等。对于发作频繁的患者,常规脑电图可能在发作间歇期记录到异常放电。例如,有研究表明,约70%-80%的癫痫患者在常规脑电图检查中可发现痫性放电。
适用人群:适用于大多数疑似癫痫的患者,尤其对于发作症状典型但发作不频繁的患者,常规脑电图有较大的诊断价值。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大脑发育特点,脑电图的异常放电可能更具特征性,但要注意儿童头皮薄、电极放置相对简单等特点。
2.动态脑电图(长程脑电图):
意义:可以连续记录24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脑电活动,能够捕捉到常规脑电图不易记录到的发作间期和发作期的痫性放电。对于发作不频繁,常规脑电图未记录到异常的患者,动态脑电图可以提高癫痫的诊断率。例如,一些患者可能只是偶尔发作,常规脑电图检查时未处于发作期,而动态脑电图通过长时间监测,有更大的概率记录到发作时的脑电变化。
适用人群:适用于发作不频繁,但临床高度怀疑癫痫的患者。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活动相对较多,动态脑电图可以更全面地监测其脑电活动情况,而且可以在患者日常生活状态下进行监测,更接近其实际脑电活动状态。
二、影像学检查
1.头颅CT:
意义:可以发现脑部的结构性病变,如脑肿瘤、脑出血、脑梗死、脑先天性畸形等,这些病变可能是导致癫痫的病因。例如,脑肿瘤患者中约有30%-50%会合并癫痫发作。头颅CT对于急性脑出血、脑梗死等病变的诊断较为迅速,但对于一些细微的脑组织改变,如海马硬化等可能不如磁共振成像(MRI)敏感。
适用人群:适用于急性起病的癫痫患者,或者怀疑有脑部结构性病变的患者。对于儿童患者,头颅CT可以快速排查一些明显的脑部结构异常,但要注意儿童对辐射的耐受性以及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辐射暴露。
2.头颅MRI:
意义:对脑部软组织的分辨率更高,能够发现头颅CT不易察觉的病变,如海马硬化、微小的脑肿瘤、脑发育畸形等。在癫痫的病因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尤其是对于颞叶癫痫患者,海马硬化是常见的病因,头颅MRI可以清晰地显示海马的形态学改变。例如,研究显示,约60%-70%的颞叶癫痫患者存在海马硬化,通过头颅MRI可以明确诊断。
适用人群:对于所有疑似癫痫的患者,尤其是需要明确病因的患者,头颅MRI是重要的检查手段。对于儿童患者,头颅MRI没有辐射危害,更适合长期监测脑部结构的变化。
三、血液检查
1.血常规:
意义:可以了解患者的血细胞情况,如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的数量。一些感染性疾病可能导致癫痫发作,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排查是否存在感染因素。例如,颅内感染患者可能会有白细胞升高的表现。
适用人群:所有疑似癫痫的患者都可以进行血常规检查,尤其对于有发热、感染症状的癫痫患者,血常规检查有助于查找病因。对于儿童患者,血常规检查是常规的基础检查项目,方便快捷。
2.生化检查:
意义:包括血糖、肝肾功能、电解质等项目的检查。例如,低血糖可引起癫痫发作,通过血糖检查可以排查低血糖相关的癫痫;肝肾功能异常可能影响药物的代谢,在癫痫患者使用抗癫痫药物前需要了解肝肾功能情况;电解质紊乱,如低血钙、低血钠等也可能导致癫痫发作,通过生化检查可以明确电解质状态。
适用人群:对于所有癫痫患者,尤其是需要使用抗癫痫药物治疗的患者,生化检查是必要的。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生长发育特点,肝肾功能和电解质情况可能更容易受到影响,定期进行生化检查有助于合理用药和监测身体状况。
四、脑脊液检查
1.意义:主要用于排查颅内感染等疾病引起的癫痫。通过腰椎穿刺获取脑脊液,进行常规、生化、病原学等检查。例如,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等颅内感染性疾病可导致癫痫发作,脑脊液检查可以发现相应的感染指标,如白细胞升高、蛋白含量升高等,以及找到病原体。
2.适用人群:对于怀疑有颅内感染的癫痫患者,需要进行脑脊液检查。对于儿童患者,腰椎穿刺需要谨慎操作,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操作规范,避免发生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