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咙痛常见原因有感染因素(病毒感染如普通感冒、流感、疱疹性咽峡炎,细菌感染如链球菌性咽炎、扁桃体炎)和非感染因素(环境因素、过敏反应、胃食管反流病、喉部外伤),应对措施包括一般处理(休息补水、调整饮食)和针对病因处理(病毒感染对症或用抗流感药等,细菌感染用抗生素等,环境因素改善环境,过敏反应避免过敏原用抗过敏药,胃食管反流改变生活方式或用抑酸药,喉部外伤立即就医)。
一、喉咙痛的常见原因
(一)感染因素
1.病毒感染:
普通感冒是常见原因,由鼻病毒等多种病毒引起,除喉咙痛外,常伴有流涕、鼻塞、咳嗽等症状,各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病,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相对更易患普通感冒导致喉咙痛。
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也会出现喉咙痛,同时有高热、乏力、头痛等全身症状,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冬季等流感高发季节更易发生。
疱疹性咽峡炎多由柯萨奇病毒A组引起,多见于儿童,表现为喉咙痛、发热,咽部可见疱疹。
2.细菌感染:
链球菌性咽炎是常见的细菌感染导致喉咙痛的情况,主要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青少年相对多见,起病较急,喉咙痛较为剧烈,可伴有高热、扁桃体肿大、表面有脓性分泌物等。
扁桃体炎也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包括急性扁桃体炎等,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可导致扁桃体发炎,出现喉咙痛、扁桃体红肿等表现,各年龄均可发病,儿童扁桃体相对较大,发病率可能相对较高。
(二)非感染因素
1.环境因素:
长期处于干燥、污染的环境中,如空气中粉尘过多、化学气体刺激等,可刺激喉咙黏膜,导致喉咙痛,长期在粉尘环境工作的人群(如煤矿工人等)更易出现此类情况。
过度用嗓,如长时间大声说话、唱歌等,可引起喉咙黏膜充血水肿,导致喉咙痛,教师、歌手等职业人群高发。
2.过敏反应:
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某些食物等,可引起过敏性咽炎,出现喉咙痒、痛,同时可能伴有打喷嚏、流鼻涕、眼睛痒等过敏症状,过敏体质人群易发生。
3.其他:
胃食管反流病,胃酸反流刺激喉咙黏膜,可引起喉咙痛,尤其是夜间平卧时更容易发生,肥胖、孕期女性等人群由于生理结构或体重等因素,更易出现胃食管反流相关喉咙痛。
喉部外伤,如异物卡喉、颈部外伤等,可直接导致喉咙痛,有异物卡喉病史或颈部受过外伤的人群需警惕。
二、喉咙痛的应对措施
(一)一般处理
1.休息与补水:
保证充足的休息,让身体有能量对抗疾病,各年龄段人群都应注意休息,儿童需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成人也应避免过度劳累。
多喝水,保持喉咙黏膜湿润,有助于缓解喉咙痛,每天饮用适量温水,儿童应根据年龄适量饮水,一般学龄前儿童每天饮水约500-1000ml,学龄儿童约1000-1500ml等。
2.调整饮食:
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这些食物会加重喉咙黏膜的刺激,各年龄人群均应注意,儿童饮食应清淡,避免给儿童食用过于辛辣的食物。
可食用一些润喉的食物,如梨、蜂蜜等,梨有清热润肺、润喉止咳的作用,蜂蜜也有一定的润喉功效,但1岁以下婴儿不宜食用蜂蜜,以防肉毒杆菌中毒。
(二)针对病因的处理
1.病毒感染:
普通感冒多为自限性疾病,一般对症处理即可,如喉咙痛可使用含服润喉片等缓解症状,儿童可选择儿童专用润喉片。
流感病毒感染可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儿童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需严格遵循儿童用药剂量等要求。
疱疹性咽峡炎主要也是对症治疗,如发热时可进行物理降温或使用退热药物(儿童需谨慎选择合适的退热药物),喉咙痛可使用局部喷雾等缓解。
2.细菌感染:
链球菌性咽炎等细菌感染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但需由医生根据病情判断是否使用及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儿童使用抗生素更需谨慎,要根据体重等计算合适剂量。
扁桃体炎细菌感染同样需要抗生素治疗,同时可使用含漱液清洁口腔等辅助治疗。
3.环境因素相关:
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如在粉尘环境工作的人群应佩戴防护口罩等,避免过度用嗓人群尽量减少长时间大声说话等行为。
4.过敏反应相关:
避免接触过敏原,如明确对花粉过敏的人群在花粉季节尽量减少外出等,过敏体质人群可进行过敏原检测以更好地避免接触过敏原。
可使用抗过敏药物缓解症状,儿童使用抗过敏药物需选择儿童适用的剂型和剂量。
5.胃食管反流相关:
改变生活方式,如睡觉时可适当抬高床头,避免睡前吃得过饱等,肥胖人群应适当减重,孕期女性可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生活方式缓解胃食管反流相关喉咙痛。
必要时可使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但需在医生评估后使用,儿童胃食管反流相关喉咙痛需谨慎处理,优先通过调整生活方式等缓解。
6.喉部外伤相关:
如果有异物卡喉等情况,应立即就医,由医生进行处理,避免自行处理导致异物进一步损伤喉部等,儿童喉部异物更需及时处理,以防发生严重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