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炎与喉炎在解剖部位、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上均有不同,咽炎发生在咽部,病因有感染、环境等,表现为咽部局部及全身症状,诊断靠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治疗分一般和药物;喉炎在喉部,病因有感染、用声过度、外伤等,表现为喉部局部及全身症状,诊断靠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治疗分一般和药物。
喉炎:喉是下呼吸道的门户,喉炎是喉部黏膜及声带的炎症,主要解剖部位是喉部的黏膜等结构,可表现为喉部黏膜充血、肿胀等,严重时声带也会出现肿胀等情况。
病因方面
咽炎
感染因素:病毒感染如柯萨奇病毒、腺病毒等可引起,细菌感染像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感染也可导致,儿童由于免疫力相对较低,更容易因病毒、细菌感染引发咽炎,比如在幼儿园等集体场所,儿童间病毒、细菌传播较易导致咽炎发生;成人也可因自身抵抗力下降时感染相关病原体而发病。
环境因素:长期处于污染的环境中,如空气中有较多的化学性刺激物质、粉尘等,可刺激咽部黏膜引发咽炎;生活中过度用声、烟酒过度等也会增加咽炎发生风险,长期吸烟的人群,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持续刺激咽部黏膜,容易患上慢性咽炎。
喉炎
感染因素:病毒感染常见的有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等,细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感染可引起喉炎,儿童喉部黏膜较娇嫩,感染后更易出现喉部水肿等较严重情况,因为儿童喉部解剖结构特点使得感染后炎症反应可能更易导致气道狭窄;成人也可因感染致病,比如在身体劳累、抵抗力下降时感染病原体引发喉炎。
用声过度:长期持续高声讲话、唱歌等用声过度情况,会使喉部声带频繁摩擦,导致喉部黏膜受损引发喉炎,比如歌手、教师等长期用声较多的人群,患喉炎的几率相对较高。
外伤:喉部受到外力撞击等外伤情况,可直接损伤喉部黏膜导致喉炎,比如交通事故中颈部受伤等情况可能引发喉部外伤进而导致喉炎。
临床表现不同
咽炎
局部症状:咽部干燥、灼热感,随后可出现疼痛,吞咽时疼痛可能加重;还可有咽部异物感、痒感等,儿童可能因咽部不适出现吞咽困难、哭闹等情况,因为儿童表达相对有限,更多通过行为表现出咽部的不适;慢性咽炎患者还可能有刺激性咳嗽,晨起时可能会咳出少量黏稠痰液等。
全身症状:一般急性咽炎可有全身不适、发热等全身症状,体温可在38℃左右,儿童对发热的耐受和反应与成人不同,儿童可能出现精神差、食欲减退等情况;慢性咽炎全身症状一般不明显。
喉炎
局部症状:主要症状是声音嘶哑,可轻可重,严重时可完全失音;喉部有疼痛,吞咽时疼痛可能加重;还可出现咳嗽,咳嗽声较粗糙;典型的急性喉炎可出现吸气性喉鸣,这是由于喉部水肿导致气道狭窄,空气吸入时产生的特殊声音,儿童喉部解剖结构使得喉炎时更易出现喉鸣等症状,因为儿童喉腔较窄,炎症时肿胀更易导致气道梗阻。
全身症状:急性喉炎可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一般体温在38-39℃左右,儿童发热时需更密切观察,因为儿童体温调节中枢不稳定,发热可能引发惊厥等情况,成人发热相对儿童可能症状表现相对局限在全身不适等。
诊断方法不同
咽炎
体格检查:医生会用压舌板检查咽部,可见咽部黏膜充血、肿胀,对于急性咽炎可能充血较明显,慢性咽炎可见咽部黏膜慢性充血、淋巴滤泡增生等表现,儿童检查时相对较难配合,需要医生耐心操作。
实验室检查:如果考虑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咽炎,可进行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等;病毒感染时血常规可能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等,通过这些实验室检查辅助诊断咽炎类型。
喉炎
体格检查:间接喉镜检查可见喉部黏膜充血、肿胀,声带充血,严重时声带表面可能有分泌物附着等,儿童进行喉镜检查时更需谨慎操作,可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如纤维喉镜等相对较轻柔的检查手段;成人喉镜检查相对儿童较易配合。
影像学检查:必要时可进行喉部X线或CT检查,了解喉部结构有无异常,如有无喉部水肿、占位等情况,儿童进行影像学检查时要注意辐射防护等问题。
治疗原则不同
咽炎
一般治疗:注意休息,多饮水,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儿童要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以利于身体恢复,成人也要注意自身身体调节;避免过度用声等。
药物治疗:病毒感染引起的咽炎一般对症治疗即可,可使用清热解毒的中成药等;细菌感染引起的咽炎可使用抗生素,儿童使用抗生素要严格按照儿童用药原则,选择合适的抗生素且注意剂量等,避免滥用抗生素。
喉炎
一般治疗:让患者尽量少说话,使喉部休息,儿童要避免哭闹等增加喉部负担的行为;保持室内空气湿润等。
药物治疗:急性喉炎需及时治疗,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减轻喉部水肿,儿童使用糖皮质激素要根据体重等准确用药,因为儿童对药物的耐受和反应与成人不同;同时可使用抗生素等针对感染因素进行治疗,儿童使用抗生素同样要遵循儿童用药规范。
总之,咽炎和喉炎在解剖部位、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等方面均有不同,在临床中要准确区分,采取相应的诊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