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复发性无菌性脑膜炎

来源:民福康

复发性无菌性脑膜炎是临床上相对少见、以反复发热、头痛、脑膜刺激征为主要表现且脑脊液常规病原体培养阴性的综合征。病因包括感染(如肠道病毒等感染,儿童因免疫系统不完善更易患病)、自身免疫(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青春期后女性因激素变化发病率相对高)、遗传(有家族遗传病史人群患病风险高)。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发热、头痛等,发作有间歇性。诊断依靠症状评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脑脊液检查是关键)及影像学检查。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抗病毒、糖皮质激素及对症治疗药物),不同特殊人群(儿童、老年人、孕妇)治疗各有注意事项。大部分患者积极治疗后预后较好,但部分患者易复发且可能损害神经系统。预防措施有增强免疫力、预防感染、有家族遗传病史或自身免疫性疾病者定期体检。

一、定义

复发性无菌性脑膜炎是一种临床上相对少见的综合征,以反复发热、头痛、脑膜刺激征为主要表现,脑脊液检查显示炎症改变,但细菌、真菌等常规病原体培养结果呈阴性。

二、病因

1.感染因素:肠道病毒、单纯疱疹病毒、EB病毒等病毒感染是常见病因。病毒感染后,机体免疫系统被激活,引发炎症反应,侵袭脑膜导致发病。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更容易受到病毒感染,从而增加患病风险。

2.自身免疫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白塞病等,免疫系统会错误地攻击自身组织,包括脑膜,引发复发性无菌性脑膜炎。女性在青春期后,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因此患复发性无菌性脑膜炎的可能性也有所增加。

3.遗传因素:某些遗传基因突变可能导致机体对感染或炎症的易感性增加,从而引发复发性无菌性脑膜炎。有家族遗传病史的人群,患病风险明显高于普通人群。

三、临床表现

1.症状:主要症状为反复发作的发热,体温可高达38℃40℃,同时伴有剧烈头痛,多为弥漫性全头痛,还会出现恶心、呕吐、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畏光、畏声等症状。在儿童中,还可能表现为烦躁不安、拒食等。

2.发作特点:发作具有间歇性,发作间期患者可完全恢复正常。发作频率因人而异,有的患者数月发作一次,有的则可能一年发作数次。

四、诊断

1.症状评估:医生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了解发热、头痛等症状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严重程度等,以及是否存在家族遗传病史、自身免疫性疾病史等。

2.体格检查: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重点检查脑膜刺激征,如颈项强直、克氏征、布氏征等。

3.实验室检查:脑脊液检查是诊断的关键,通过腰椎穿刺获取脑脊液,检查白细胞计数、蛋白含量、葡萄糖含量等指标,同时进行细菌、真菌等病原体培养,以排除感染性脑膜炎。此外,还可能进行血液检查,检测血常规、自身抗体等,以寻找可能的病因。

4.影像学检查:头颅CT、MRI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脑血管疾病等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

五、治疗

1.一般治疗:患者应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舒适,给予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电解质。

2.药物治疗:

抗病毒药物: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复发性无菌性脑膜炎,可使用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儿童用药需根据年龄和体重调整剂量,且要密切关注药物不良反应。

糖皮质激素:对于自身免疫因素导致的复发性无菌性脑膜炎,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进行治疗,以抑制免疫反应,减轻炎症。使用糖皮质激素时需注意其副作用,尤其是对于儿童和老年人,应密切监测血糖、血压等指标。

对症治疗药物:对于头痛严重者,可使用止痛药物;发热者可采用物理降温或使用退热药物,但对于低龄儿童,应优先采用物理降温方法,避免使用药物降温,尤其是小于3个月的婴儿,应避免使用退热药物。

3.特殊人群治疗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用药剂量需严格根据年龄和体重计算,避免药物过量。同时,要关注药物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治疗过程中,要加强护理,保证儿童充足的休息和营养摄入。

老年人:老年人往往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复发性无菌性脑膜炎时,要充分考虑药物与基础疾病治疗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要加强对老年人的生活照顾,防止跌倒等意外情况的发生。

孕妇:孕妇在治疗时需谨慎选择药物,避免使用对胎儿有不良影响的药物。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必要时可请妇产科医生会诊。

六、预后

大部分患者在经过积极治疗后,症状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发作频率逐渐降低,预后较好。但也有部分患者病情容易反复发作,可能会对神经系统造成一定的损害,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七、预防

1.增强免疫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感染的机会。儿童和老年人更应注意营养均衡,适当进行户外活动。

2.预防感染: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源。在病毒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

3.定期体检:对于有家族遗传病史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潜在的疾病,降低复发性无菌性脑膜炎的发病风险。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无菌性脑膜炎
无菌性脑膜炎一般是指病毒感染患者中枢神经系统而引起的疾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手足口无菌性脑膜炎如何治疗
麦坚凝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手足口无菌性脑膜炎的治疗方法通常包括一般治疗、对症治疗、对因治疗等,具体分析如下: 1.一般治疗 患儿与家长都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常开窗通风为患儿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同时可适当为患儿按摩身体,减轻患儿的疼痛感。 2.对症治疗 若患儿出现了惊厥,家长可遵医嘱为患儿应用镇静药进行治疗,如苯巴比妥钠注射液
3岁宝宝得了疱疹性咽峡炎几天才能好
麦坚凝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3岁宝宝得了疱疹性咽峡炎通常会在7天左右能好,但部分宝宝痊愈所需时间比较长。 如果宝宝的病情较轻,在患病之后及时遵循医嘱进行治疗,病情控制较好,没有出现并发症,此时需要7天左右能好,预后较好。临床上常用的药物包括利巴韦林分散片、阿昔洛韦片、更昔洛韦分散片等。如果宝宝的病情较重,在患病之后没有及时进行
人类肠道病毒有哪些
林森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人类肠道病毒常见的有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新型肠道病毒。 1.柯萨奇病毒 分为A组柯萨奇病毒,包括24个血清型和B组柯萨奇病毒,包括6个血清型,A组柯萨奇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的病毒之一。 2.埃可病毒 埃可病毒分为31个血清型,感染后可引起无菌性脑膜炎、疱疹性咽峡炎等疾病。 3.新型肠道病毒 新型肠道病
复发性无菌性脑膜炎的治疗方法?
任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复发性无菌性脑膜炎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进行处理。 1、一般治疗 患者出现发热时可在额头进行冷敷帮助降温,免疫力低下者需补充营养,适当进行活动。 2、药物治疗 复发性无菌性脑膜炎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可遵医嘱使用阿昔洛韦、更昔洛韦、利巴韦林等药物控制感染,以缓解症状。 3、手术治疗
无菌性脑膜炎怎么治疗
董华丽 主任医师
郑州市中医院 三甲
无菌性脑膜炎可通过对症治疗、对因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治疗,分析如下: 1、对症治疗 若患者出现颅内压升高的情况,可应用托拉塞米注射液、呋塞米注射液、布美他尼注射液、甘油果糖注射液等药物治疗,可以缓解因颅内压升高引起的头痛、恶心等症状。 2、对因治疗 若是由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所致,可应用阿昔洛韦、泛昔
儿童病毒性疱疹咽喉炎发烧几天能好
张春玲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儿童病毒性疱疹咽喉炎一般指疱疹性咽峡炎,发烧一般指发热,儿童疱疹性咽峡炎发热一般一周左右即可好转。 疱疹性咽峡炎一般是由于柯萨奇病毒A型、肠道病毒71型感染引起的,此病具有一定的自愈性,多数患儿患病后一周左右即可自愈,发热症状、咽部症状等均可好转。 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出现明显不适后需及时就诊规范治疗,
宝宝咽喉疱疹能自愈吗
郎娜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宝宝咽喉疱疹是否能自愈应根据疾病的类型进行判断。 宝宝咽喉疱疹如果是疱疹性咽峡炎所致,具有一定的自愈倾向,临床发现大部分患儿会在1周内自愈,预后良好。但极少数病情严重者会出现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无菌性脑膜炎和心肌炎等并发症,不积极治疗无法自愈。另外,若宝宝咽喉疱疹是手足口病所致,症状较轻的普通型手
咽峡炎和疱疹性咽峡炎的区别是什么
魏国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咽峡炎和疱疹性咽峡炎的区别有病因不同、治疗方法不同、并发症不同等。 1、病因不同 咽峡炎中包含疱疹性咽峡炎,其可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也有可能是梭形杆菌、樊尚螺旋菌等细菌感染所致。而疱疹性咽峡炎主要是柯萨奇病毒A型、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 2、治疗方法不同 细菌感染引起的咽峡炎,患者可采用青霉素类
手足口后遗症
麦坚凝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手足口后遗症可能包括神经系统后遗症、心肺功能后遗症等。 1.神经系统后遗症 神经系统后遗症方面,可能会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等引起的肢体抖动、抽搐、智力下降、学习困难、行为异常等表现。这是因为手足口病病毒侵犯神经系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即使在病情恢复后,这些损伤所导致的症状可能依然存在。 2.心
无菌性脑膜炎
王成伟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无菌性脑膜炎是一种由除细菌或真菌以外的致病因子所引起的脑膜炎症,它通常表现为一种急性起病的疾病,病程相对较短,且预后大多良好。 无菌性脑膜炎的主要特征包括脑膜刺激症状、脑脊液细胞增多以及可能伴随的发热、头痛、恶心、呕吐、颈项强直等症状。无菌性脑膜炎可由多种病毒引起,如腮腺炎病毒、巨细胞病毒等,也可由
脑膜炎
张进朝 副主任医师
鹰潭市人民医院 三甲
脑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因为某种原因导致病原体,特别是细菌侵入大脑,引起脑膜脑实质出现了炎症感染。有脑膜炎的时候,患者会有一些细菌中毒的症状,例如发烧。还有一些人会出现脑膜刺激症,克氏针阳性、布氏征阳性、颈项强直。出现这种情况往往可以诊断脑膜炎,需要确诊要做腰椎穿刺的检查。
急性无菌性脑膜炎
萧建华 副主任医师
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无菌性脑膜炎又称浆膜性脑膜炎,它是指具有脑膜刺激症状,以及脑脊液的细胞轻度或者中度增多,但是在脑脊液当中找不到细菌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最常好发的病原菌是柯萨奇病毒以及埃可病毒。其次是腮腺炎病毒,少数也可以有其他的病毒引起,包括单纯疱疹病毒,虫酶病毒、腺病毒、EB病毒等等。它的主要的临床表现就是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夏季多见,起病可急可缓,
无菌性脑膜炎
萧建华 副主任医师
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无菌性脑膜炎主要是由埃可病毒和和萨奇病毒引起的,也可以看到其他的少量的病毒,包括腮腺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以及EB病毒等等。它的临床表现可以表现为厌食、恶心、呕吐、腹痛、头痛、咽痛、肌痛等症状。大多数起病1~2天会出现脑膜刺激征,会伴有发热但是不会以高热为主。它具有脑膜刺激症状,还有脑脊液细胞是轻度或者是中度增多,但是在脑脊液当中又找不到细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