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分为全面性发作(包括强直-阵挛发作及失神发作等,前者典型表现为意识丧失、全身骨骼肌收缩与松弛交替抽动等,婴幼儿及女性有特殊情况,后者儿童多见、有特定表现及特殊人群情况)、部分性发作(包括单纯部分性发作的运动性、感觉性发作及特殊人群情况,复杂部分性发作有特定表现及特殊人群情况)、癫痫持续状态(有定义、典型表现及儿童、老年等特殊人群情况,是危急重症需及时处理)。
一、全面性发作
1.强直-阵挛发作(大发作)
典型表现:发作时突然意识丧失,先出现全身骨骼肌持续性收缩,表现为眼球上翻、喉部痉挛发出叫声,接着出现阵挛期,即肌肉交替性收缩与松弛,呈一张一弛交替抽动,持续1-3分钟后发作停止,患者意识逐渐恢复。在整个发作过程中常伴有面色发绀、瞳孔散大、呼吸暂停等表现,发作后可出现头痛、乏力、嗜睡等。这种发作在任何年龄均可发生,儿童和青少年相对多见,生活方式方面如果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可能诱发发作,有癫痫病史的患者如果未规律服药等也易触发。
特殊人群情况:婴幼儿患者发作时可能表现不典型,可能只是短暂的肢体抖动、眼神发直等,由于婴幼儿不能准确表达自身感受,家长需密切观察其发作时的细节表现。对于女性患者,月经周期等激素变化可能影响发作频率,在月经前期和经期可能发作相对频繁,需要特别注意激素波动对病情的影响。
2.失神发作(小发作)
典型表现:儿童多见,表现为突然发生和突然终止的意识丧失,持续数秒(一般5-30秒),发作时患者正在进行的活动突然停止,双眼凝视前方,呼之不应,可伴有简单的自动性动作,如眨眼、头部轻微下垂等,发作后立即清醒,继续原来的活动,对发作过程不能回忆。失神发作可每天发作数次至数十次不等。生活方式中如果学习压力大、长时间看电视等可能诱发发作,有癫痫病史的儿童如果没有规范治疗,失神发作可能会持续存在并影响学习和认知发育。
特殊人群情况:儿童失神发作需要特别关注其认知功能的影响,长期频繁的失神发作可能会对儿童的注意力、记忆力等认知功能产生一定影响,家长应及时带患儿就医进行规范治疗。女性儿童患者在青春期前激素水平相对稳定,但进入青春期后激素变化可能对发作有一定影响,需要定期监测病情变化。
二、部分性发作
1.单纯部分性发作
运动性发作:多表现为身体某一局部的不自主抽动,常见于一侧眼睑、口角、手指或足趾等部位,可扩展至身体一侧,如从手指开始,逐渐扩展到手腕、手臂甚至半身,发作时意识清楚。例如某患者表现为右侧手指的抽搐,然后逐渐蔓延至右侧手臂。这种发作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生活方式中如过量饮酒可能诱发部分运动性发作,有癫痫病史的患者如果饮酒可能导致发作频率增加。
感觉性发作:可表现为躯体感觉性发作和特殊感觉性发作。躯体感觉性发作常表现为肢体的麻木感、针刺感等,特殊感觉性发作如视觉性发作可出现闪光、视物变形等,听觉性发作可出现耳鸣等,嗅觉性发作可闻到特殊气味,味觉性发作可出现味觉异常等。不同部位的感觉性发作表现不同,任何年龄均可发生,生活方式中头部受到轻微撞击等可能诱发感觉性发作,有癫痫病史的患者如果头部再次受到损伤等可能触发发作。
特殊人群情况:老年患者出现单纯部分性发作时,需要考虑是否有脑血管疾病等继发因素,因为老年人脑血管疾病相对多见,如脑梗死、脑出血等可能导致部分性发作。儿童患者出现感觉性发作时,要注意与儿童时期正常的感觉发育差异相鉴别,及时排查是否为癫痫相关发作。
2.复杂部分性发作
典型表现: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以及自动症等表现。自动症可表现为反复咂嘴、咀嚼、舔舌、摸索、游走、奔跑等无目的的动作,发作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发作后不能回忆。例如某患者发作时出现反复咀嚼动作,然后起身无意识地在房间内走动。这种发作在青少年和成人中较为常见,生活方式中精神过度紧张、过度劳累等可能诱发发作,有癫痫病史的患者如果情绪波动较大等可能导致发作。
特殊人群情况:青少年患者处于身心发育阶段,复杂部分性发作可能会对其社交、学习等产生影响,需要关注其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成年女性患者在妊娠期间发作时需要特别注意,因为抗癫痫药物可能对胎儿有一定影响,同时妊娠本身的生理变化也可能影响发作频率,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谨慎调整治疗方案。
三、癫痫持续状态
1.定义及典型表现:癫痫持续状态是指癫痫连续发作之间意识尚未完全恢复又频繁再发,或癫痫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未自行停止。全面性癫痫持续状态可表现为全身抽搐、意识障碍等;部分性癫痫持续状态可表现为局部肢体持续抽搐等。例如患者出现长时间的全身抽搐,意识一直未恢复,就属于癫痫持续状态,这是一种危急重症,需要立即就医处理。
2.特殊人群情况:儿童癫痫持续状态相对成人更危险,因为儿童的脑功能发育尚未成熟,长时间的癫痫持续状态可能会对脑功能造成严重损害,如影响智力发育等,所以对于儿童癫痫持续状态需要争分夺秒进行救治。老年患者出现癫痫持续状态时,由于其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基础疾病较多,预后可能相对较差,需要在救治过程中充分考虑其身体的耐受性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