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训练包括运动功能训练(早期康复、关节活动度训练、步行训练)和物理因子治疗(经颅磁刺激、功能性电刺激);药物治疗针对脑血管疾病,缺血性脑卒中符合指征可溶栓、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等,出血性脑卒中控制脑水肿、降颅压等;手术治疗有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适用于严重颈动脉狭窄患者,有风险需评估)和脑动脉瘤夹闭术或栓塞术(根据动脉瘤情况选择,不同患者有差异)
一、康复训练
1.运动功能训练:
早期康复: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48小时后即可开始。对于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是基础,如仰卧位时患侧肩部垫高,上肢伸展、手指张开,下肢髋关节伸直、膝关节轻度屈曲;健侧卧位时患侧上肢前伸、肩关节屈曲约90°,患侧下肢髋、膝关节屈曲,下方健侧下肢自然伸直;患侧卧位时胸前垫软枕,患侧上肢前伸,肩关节屈曲大于90°,患侧下肢髋关节、膝关节屈曲。
关节活动度训练:由专业人员或家属帮助患者进行患侧关节的被动活动,包括肩关节的前屈、后伸、外展、内收,肘关节的屈曲、伸展,腕关节的屈伸、桡尺偏,髋关节的屈伸、外展、内旋、外旋,膝关节的屈伸等,每天可进行2-3次,每次每个关节活动10-15次,以维持关节活动度,预防关节挛缩和僵硬。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由于其身体发育尚未成熟,康复训练需更加轻柔且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牵拉造成损伤;对于老年患者,要考虑其关节退变等因素,活动幅度应根据自身耐受情况调整。
步行训练:当患者具备一定的平衡能力和下肢肌力后,可进行步行训练。先在平行杠内进行站立平衡训练,逐渐过渡到扶持步行、徒手步行,最后进行上下楼梯训练等。步行训练有助于恢复患者的行走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不同年龄、性别和病史的患者,步行训练的进展速度和强度需个体化调整,如有心血管病史的患者,要注意训练时的心率等指标变化。
2.物理因子治疗:
经颅磁刺激:通过特定的磁场刺激大脑皮层,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研究表明,对于偏瘫患者,经颅磁刺激可以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改善运动功能。其治疗参数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一般每周进行多次治疗,每次治疗时间根据设备和患者耐受情况而定。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大脑处于发育阶段,经颅磁刺激的参数选择要更加谨慎,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老年患者则要考虑其脑部血管等基础情况,合理选择治疗方案。
功能性电刺激:利用低频电流刺激肌肉收缩,模拟正常的运动模式,促进肌肉的收缩和神经-肌肉的协调性。可以用于偏瘫患者的肢体肌肉刺激,帮助改善肌肉力量和运动功能。例如,对下肢肌肉进行功能性电刺激,有助于患者的站立和步行训练。在应用功能性电刺激时,要根据患者的肌肉力量和耐受程度设置合适的刺激参数,不同年龄、性别和病史的患者对电刺激的耐受和反应可能不同,需密切观察。
二、药物治疗
1.脑血管疾病相关药物:
对于缺血性脑卒中导致的偏瘫:如果在溶栓时间窗内(一般为发病后4.5小时内,部分情况可延长至6小时),符合溶栓指征的患者可考虑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等进行溶栓治疗,以溶解血栓,恢复脑血流。对于不符合溶栓的患者,可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等,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进一步加重脑缺血。对于有高血压的患者,需根据血压情况合理使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合适范围,一般目标血压为140/90mmHg左右,但要注意避免血压降得过低影响脑灌注。
对于出血性脑卒中导致的偏瘫:主要是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可使用甘露醇等药物。同时要积极控制血压,根据患者的具体血压情况调整降压药物,使血压维持在适当水平,防止再出血。不同年龄、性别和基础病史的患者在药物选择和剂量调整上需特别谨慎,例如老年患者肝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药物代谢减慢,需适当调整药物剂量;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在使用降糖药物和治疗脑卒中药物时需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
三、手术治疗
1.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适用于有严重颈动脉狭窄(狭窄程度≥70%)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通过切除颈动脉内膜的粥样硬化斑块,解除血管狭窄,改善脑血流,从而可能对偏瘫等症状起到治疗作用。但手术有一定的风险,如脑梗死、脑出血、颈动脉破裂等。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手术风险有所不同,老年患者身体各器官功能相对较弱,手术风险可能更高;女性患者在手术中可能需要考虑与男性不同的解剖结构等因素对手术操作的影响;有严重心肺疾病等基础病史的患者手术风险也会增加,需在手术前进行全面评估。
2.脑动脉瘤夹闭术或栓塞术:
对于出血性脑卒中由脑动脉瘤引起的情况,如果符合手术指征,可考虑进行脑动脉瘤夹闭术或栓塞术。脑动脉瘤夹闭术是通过开颅手术用动脉瘤夹夹闭动脉瘤颈,阻止血液进入动脉瘤;脑动脉瘤栓塞术是通过血管内介入的方法将栓塞材料填入动脉瘤内,使其闭塞。手术的选择需根据动脉瘤的位置、大小等情况综合判断。不同年龄、性别和病史的患者在手术前后的处理和预后评估都有差异,例如儿童患者进行脑动脉瘤相关手术需充分考虑其生长发育等因素对手术效果和后续恢复的影响;有凝血功能障碍等病史的患者在手术中需特别注意出血风险的防范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