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中隔偏曲是指鼻中隔形态异常并致鼻腔功能障碍或症状,病因有先天性、外伤(儿童及成人)、鼻腔鼻窦肿瘤等,临床表现有鼻塞、鼻出血、头痛等,诊断靠前鼻镜、鼻内镜、鼻窦CT检查,无症状者一般不治疗,有症状者多需手术矫正。
一、鼻中隔偏曲的定义
鼻中隔偏曲是指鼻中隔形态上向一侧或两侧偏曲或局部突起,并引起鼻腔功能障碍或产生症状的一种病症。正常情况下,鼻中隔一般很少完全居中,只有当鼻中隔向一侧或两侧偏曲或局部突起且引起相应症状时才被视为疾病状态。
二、鼻中隔偏曲的常见病因
1.先天性因素
胚胎发育过程中,鼻中隔软骨和骨的发育不均衡可导致鼻中隔偏曲。例如,在胎儿时期,鼻中隔的各部分软骨和骨的生长速度不一致,可能会造成鼻中隔形态异常,这种情况在一些新生儿或婴幼儿中可能存在潜在的发生鼻中隔偏曲的基础,不过往往在成长过程中才会逐渐显现症状,不同性别在胚胎发育阶段并无明显因性别导致的差异。
2.外伤因素
儿童时期外伤:儿童时期鼻部受到外伤,如跌伤、碰伤等,由于儿童的鼻部骨骼相对较软,在外伤后可能影响鼻中隔的正常发育。比如玩耍时摔倒撞到鼻部,这种外伤可能会导致鼻中隔的骨和软骨发生偏曲,但一般当时可能未被发现,随着年龄增长,鼻部结构逐渐发育定型,偏曲情况可能逐渐明显。不同性别儿童在外伤概率上可能因活动方式等略有不同,但总体外伤因素对鼻中隔偏曲的影响与性别无特定关联。
成人时期外伤:成人鼻部受到较重的外伤,如车祸伤、拳击伤等,可直接导致鼻中隔骨折、脱位,从而引起鼻中隔偏曲。这种情况在男性中可能相对更常见一些,因为男性从事一些体力活动或有对抗性运动的概率相对较高,更容易发生鼻部外伤。
3.鼻腔、鼻窦肿瘤等病变因素
鼻腔内的肿瘤,如鼻腔内的息肉样病变、鼻窦肿瘤等,可压迫鼻中隔,使其向对侧偏曲。例如,鼻腔内较大的鼻息肉逐渐增大,会对鼻中隔产生挤压作用,长期下来可导致鼻中隔形态改变。这种情况在不同年龄、性别人群中都可能发生,取决于鼻腔、鼻窦病变的发生情况。
三、鼻中隔偏曲的临床表现
1.鼻塞
单侧或双侧鼻塞:如果是偏曲的凸面压迫同侧下鼻甲,可引起单侧鼻塞,如鼻中隔向左侧偏曲,左侧鼻中隔凸面压迫左侧下鼻甲,导致左侧鼻腔通气不畅;而如果是“C”形偏曲,可能会引起双侧鼻塞,因为双侧的鼻腔结构都受到影响。不同年龄人群鼻塞表现可能略有不同,儿童可能表现为呼吸时用口呼吸、睡眠时打鼾等,而成人则主要是自觉鼻腔通气不畅。
2.鼻出血
偏曲的部位黏膜较薄,而且此处气流冲击较大,容易发生鼻出血。例如,鼻中隔偏曲的棘突或嵴突处,黏膜张力较大,受到气流刺激后容易破裂出血。在儿童中,鼻出血可能与鼻腔黏膜相对脆弱以及偏曲部位的刺激有关;在成人中,鼻出血可能与长期的鼻腔气流异常刺激有关,男性和女性在鼻出血的概率上并无绝对差异,但如果是高血压患者,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鼻出血的风险可能会相对增加。
3.头痛
偏曲的鼻中隔压迫鼻甲,可刺激神经反射引起头痛。例如,偏曲部位刺激同侧三叉神经眼支,可引起头部放射性疼痛,疼痛部位多在同侧颞部、额部等。不同年龄人群头痛的感受和描述可能不同,儿童可能表述不清晰,而成人可以较明确地指出头痛的部位,一般在安静休息时头痛可能相对轻一些,活动后可能因鼻腔通气改变等因素使头痛加重。
四、鼻中隔偏曲的诊断方法
1.前鼻镜检查
通过前鼻镜可以观察鼻中隔的形态,可见鼻中隔向一侧或两侧偏曲,有棘突(尖锐突起)或嵴突(低平突起)等。在检查时要注意不同年龄人群鼻腔结构的差异,儿童鼻腔相对较窄,检查时操作要轻柔。
2.鼻内镜检查
鼻内镜检查可以更清晰地观察鼻中隔的全貌,包括偏曲的程度、部位以及鼻腔黏膜的情况等。能发现前鼻镜检查不易发现的鼻中隔小的偏曲或黏膜病变等。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鼻内镜检查的操作难度略有不同,儿童可能需要在适当的镇静下进行检查以配合操作。
3.鼻窦CT检查
鼻窦CT可以清晰地显示鼻中隔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明确鼻中隔偏曲的类型和程度,还可以同时了解鼻腔、鼻窦是否存在其他病变。例如,能准确判断鼻中隔骨和软骨的偏曲情况,对于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在不同年龄人群中,鼻窦CT检查的必要性和操作方式基本一致,但儿童要注意辐射防护问题。
五、鼻中隔偏曲的治疗原则
1.无症状的鼻中隔偏曲
如果鼻中隔偏曲但没有任何症状,一般不需要治疗。这种情况多见于一些轻度的鼻中隔偏曲,对鼻腔功能没有明显影响,定期观察即可。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能存在这种情况,对于儿童来说,随着生长发育,可能鼻中隔偏曲情况会有一定变化,但如果没有症状可以暂时不干预;成人也一样,只要没有不适症状,定期复查鼻腔情况即可。
2.有症状的鼻中隔偏曲
手术治疗:当鼻中隔偏曲引起明显鼻塞、鼻出血、头痛等症状时,通常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有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等。手术的目的是矫正偏曲的鼻中隔,恢复鼻腔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对于儿童患者,手术要谨慎考虑,一般建议在青春期后,鼻腔发育基本定型时再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手术,且手术中要特别注意保护鼻腔黏膜,减少对鼻腔正常发育的影响;对于成人患者,手术是改善症状的有效方法,但术后要注意鼻腔护理,预防感染等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