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与鼻窦炎在解剖部位、症状表现、发病原因、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上存在差异。鼻炎是鼻腔黏膜炎症,有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由过敏性、感染性、环境因素等引起,通过鼻内镜、过敏原检测诊断,过敏性鼻炎避免接触过敏原、药物等治疗,感染性鼻炎对症或用抗生素治疗;鼻窦炎是鼻窦黏膜炎症,鼻塞更重、有脓涕等,由鼻腔疾病累及、感染、邻近器官感染蔓延等引起,通过鼻内镜、影像学检查诊断,药物、鼻腔冲洗治疗,保守无效等可手术。
一、解剖部位差异
鼻炎:鼻腔黏膜发生炎症,鼻腔是呼吸道的起始部位,前与外界相通,后与鼻咽部相连。不同年龄人群鼻腔黏膜特点有差异,儿童鼻腔相对狭窄,鼻黏膜柔嫩,血管丰富,感染时易肿胀堵塞;成人鼻腔结构相对稳定,但也会因各种因素引发黏膜炎症。
鼻窦炎:鼻窦黏膜出现炎症,鼻窦是鼻腔周围含气的骨质空腔,共4对,分别是上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不同年龄鼻窦发育情况不同,儿童筛窦、上颌窦等较早发育,相对易患鼻窦炎;成人各鼻窦发育完善,但也可能因鼻腔病变等累及鼻窦引发炎症。
二、症状表现区别
鼻炎
鼻塞:可为间歇性或持续性,间歇性鼻塞在白天、运动时减轻,夜间、静坐时加重;持续性鼻塞则是长时间不通气。儿童可能因鼻塞出现张口呼吸、睡眠打鼾等情况,影响生长发育相关的呼吸模式。
流涕:清水样涕常见于过敏性鼻炎,感染性鼻炎初期可能是清水样涕,后期可变为黏液性或脓性涕。不同年龄人群流涕表现有差异,幼儿可能不会准确表达流涕,仅表现为频繁擦鼻等动作。
打喷嚏:过敏性鼻炎常出现阵发性打喷嚏,次数较多。儿童过敏性鼻炎打喷嚏症状可能更明显,与儿童接触过敏原机会相对多有关。
鼻窦炎
鼻塞:比鼻炎引起的鼻塞更严重,且多为持续性,因鼻窦炎症导致鼻窦开口堵塞,通气引流不畅。儿童鼻窦炎鼻塞可能影响吃奶、睡眠等,需及时关注。
脓涕:较多见,可单侧或双侧,脓涕量多少不一。成人能明确擤出脓涕,儿童可能不会擤涕,表现为吸鼻后吐出或存留于鼻腔后倒流至咽部再吐出。
头痛或局部疼痛:额窦炎可表现为前额部疼痛,晨起轻,午后重;上颌窦炎可表现为面颊部疼痛,也可伴有牙痛;筛窦炎疼痛部位较弥散,可位于内眦或鼻根部;蝶窦炎疼痛可位于头顶或枕部。儿童鼻窦炎头痛表现不如成人典型,可能仅表现为烦躁、哭闹等。
嗅觉减退:急慢性鼻窦炎都可能出现嗅觉减退,儿童因表达能力限制,可能通过对气味反应不敏感来体现。
三、发病原因差异
鼻炎
过敏性因素: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过敏原,不同年龄人群接触过敏原的情况不同,儿童可能对室内尘螨更敏感,成人可能对花粉等室外过敏原更易过敏。
感染因素:病毒(如鼻病毒等)、细菌(如链球菌等)感染可引发鼻炎,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易受病毒细菌感染导致鼻炎;成人也可因身体抵抗力下降等感染致病。
环境因素:空气污染、刺激性气体(如吸烟产生的烟雾、装修产生的有害气体等)刺激鼻腔黏膜可引发鼻炎,不同年龄人群所处环境不同,儿童可能在室内接触更多污染物质,成人可能在工作环境中接触刺激性气体机会多。
鼻窦炎
鼻腔疾病累及:如鼻炎时鼻黏膜肿胀,导致鼻窦开口堵塞,继发鼻窦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等鼻腔结构异常也可影响鼻窦通气引流引发鼻窦炎,儿童鼻中隔偏曲相对少见,但鼻炎引发鼻窦炎的概率可能因鼻腔黏膜娇嫩更易出现。
感染因素:与鼻炎类似,细菌、病毒等感染可累及鼻窦引发炎症,儿童因呼吸道解剖生理特点,上呼吸道感染更易波及鼻窦导致鼻窦炎。
邻近器官感染蔓延:如眼眶、咽部等邻近器官感染可蔓延至鼻窦引发鼻窦炎,不同年龄人群邻近器官感染波及鼻窦的概率因器官发育等情况有差异。
四、诊断方法不同
鼻炎
鼻内镜检查:可直接观察鼻腔黏膜情况,如是否充血、水肿、有无分泌物等,儿童进行鼻内镜检查时需注意轻柔操作,避免损伤鼻黏膜。
过敏原检测:包括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明确是否为过敏性鼻炎及过敏原种类,不同年龄人群过敏原检测方法选择需考虑年龄特点,儿童皮肤点刺试验相对更安全一些但也需谨慎操作。
鼻窦炎
鼻内镜检查:观察鼻腔情况同时,可查看鼻窦开口及鼻窦内黏膜情况,如有无脓性分泌物等。
影像学检查:鼻窦CT是诊断鼻窦炎的重要方法,可清晰显示鼻窦内病变情况,如黏膜增厚、有无积液等,儿童进行CT检查需权衡辐射风险,必要时进行。
五、治疗原则有别
鼻炎
过敏性鼻炎:避免接触过敏原是首要的,如儿童对尘螨过敏,要保持室内清洁,勤洗晒被褥等;药物治疗可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等,儿童用药需选择适合儿童剂型且注意剂量等;严重者可考虑免疫治疗等。
感染性鼻炎:病毒感染多为自限性,可对症治疗,如儿童鼻塞严重可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细菌感染则需使用抗生素,但要注意儿童抗生素使用的适应证和安全性。
非过敏性非感染性鼻炎:如血管运动性鼻炎等,可通过避免刺激因素等进行处理。
鼻窦炎
药物治疗:鼻用糖皮质激素减轻鼻窦黏膜炎症水肿,黏液促排剂促进鼻窦内分泌物排出等,儿童用药同样需考虑年龄和剂型;有感染时使用抗生素,儿童要根据年龄和病情合理选择抗生素。
鼻腔冲洗:使用生理盐水等冲洗鼻腔,有助于清除鼻腔内分泌物,改善鼻腔通气,儿童冲洗时要注意力度和方法。
手术治疗:对于保守治疗无效、有明显鼻腔结构异常等情况可考虑手术,儿童手术需谨慎评估手术时机和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