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盆腔炎是女性上生殖道感染性疾病,常由急性盆腔炎未彻底治疗等引起,有残留病原体、盆腔组织损伤粘连等病因,表现为慢性盆腔痛、不孕异位妊娠等,通过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诊断,综合治疗包括物理、中药、抗生素,手术适用于特定情况,需注意性生活卫生等预防。
一、定义
慢性盆腔炎是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组感染性疾病,常为急性盆腔炎未彻底治疗,在患者体质较差的情况下,急性盆腔炎的病程可迁延及反复发作,造成慢性盆腔炎;也可无急性盆腔炎症病史过程,如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输卵管炎。慢性盆腔炎病情较为顽固,可导致月经紊乱、不孕、输卵管妊娠、慢性盆腔痛等,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殖健康和生活质量。
二、病因
1.残留病原体:急性盆腔炎经过治疗后,残留的病原体在体内持续存在,潜伏下来,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就会引发慢性盆腔炎,例如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等病原体可能在感染急性期未被彻底清除。
2.盆腔组织损伤与粘连:盆腔炎性疾病导致盆腔组织出现炎症反应,进而引起纤维组织增生、粘连等,影响盆腔器官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如输卵管粘连可导致输卵管通而不畅,增加不孕或输卵管妊娠的风险。
3.性生活与卫生因素:不洁性生活、多个性伴侣等增加了感染病原体的机会,尤其是在女性月经期间进行性生活,会为病原体侵入盆腔创造条件。另外,不注意外阴清洁卫生,也容易导致病原体上行感染。
4.年龄因素:多见于性活跃期的女性,尤其是初次性交年龄小、有多个性伴侣、性交过频以及性伴侣有性传播疾病者,因为这个阶段女性生殖系统相对敏感且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
5.医源性感染:如放置宫内节育器等宫腔操作后,如果消毒不严格或术后不注意卫生,容易引发盆腔感染,进而发展为慢性盆腔炎。
三、临床表现
1.慢性盆腔痛: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疼痛程度因人而异,有的女性疼痛较为轻微,仅在特定情况下感觉不适;而有的女性疼痛较为严重,会明显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2.不孕及异位妊娠:输卵管粘连阻塞可致不孕,输卵管通而不畅则增加异位妊娠的发生几率。对于有生育计划的女性来说,这是较为严重的影响,可能需要通过辅助生殖技术等手段来实现生育愿望。
3.月经异常:部分患者可出现月经增多,这是因为盆腔充血以及子宫内膜炎等原因导致子宫内膜面积增大、血管扩张等;也有的患者会出现月经失调,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经期延长等。
4.全身症状:多数患者全身症状不明显,有时仅有低热,易感疲倦。当患者抵抗力较差时,容易出现急性发作,表现为发热、寒战、乏力等症状加重。
四、诊断
1.病史:详细询问患者既往是否有急性盆腔炎病史、宫腔操作史、性生活及卫生情况等。例如患者曾有急性盆腔炎发作,经过治疗后症状缓解,但仍有反复的下腹部不适等表现。
2.症状与体征:根据上述的临床表现,结合妇科检查。妇科检查时可发现子宫常呈后位,活动受限,子宫两旁增厚及轻压痛,形成囊肿时可触及边界清或不清的囊性肿物等。
3.辅助检查
B超检查:可发现盆腔内有炎性包块等异常情况,有助于了解盆腔组织的形态结构变化,但B超检查结果有时可能不具有特异性,需要结合临床综合判断。
腹腔镜检查:对于诊断困难的患者可考虑行腹腔镜检查,不仅可以明确诊断,还可以对病变程度进行评估,但属于有创检查,一般在其他检查难以明确诊断时才考虑使用。
五、治疗
1.综合治疗
物理治疗:常用的有激光、微波、离子透入等,可促进盆腔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状态,利于炎症的吸收和消退。例如微波治疗通过热效应作用于盆腔组织,加速局部新陈代谢,减轻炎症反应。
中药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辨证论治,采用中药内服、中药灌肠等方法。中药内服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等为主要治法;中药灌肠则是将中药药液通过直肠黏膜吸收,直接作用于盆腔,起到局部消炎、消肿的作用。
2.抗生素治疗:有盆腔炎病史以及出现症状的高危女性,如性活跃的年轻女性,可给予抗生素预防PID复发。一般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但由于慢性盆腔炎往往不是单一病原体感染,多为混合感染,所以临床上常采用经验性的广谱抗生素联合用药,用药需足量、足疗程。
3.手术治疗:适用于有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的患者,可考虑行手术治疗,手术以彻底治愈为原则,避免遗留病灶有再复发的机会,行单侧附件切除术或子宫全切除术加双侧附件切除术等。但手术治疗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要严格把握。
六、预防
1.注意性生活卫生:性生活前后男女双方都应清洗外生殖器,减少病原体入侵的机会。固定性伴侣,避免多个性伴侣,降低性传播疾病的发生风险。
2.避免宫腔操作的感染风险:进行宫腔操作如放置宫内节育器、人工流产等手术时,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确保手术器械严格消毒,术后要注意外阴清洁,遵医嘱服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3.及时治疗急性盆腔炎:一旦发生急性盆腔炎,要积极、彻底地进行治疗,遵循足量、足疗程使用抗生素等治疗原则,防止病情迁延转为慢性盆腔炎。
4.增强体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加强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例如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瑜伽等,每周坚持一定的运动时间,增强体质有助于预防盆腔炎的发生。
5.注意月经期间的卫生:月经期间要选用合格的卫生巾,勤换卫生巾,保持外阴清洁,避免在月经期间进行性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