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的性质与程度包括隐痛(多为持续性轻度,常见慢性胃炎,与长期饮食不规律、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有关)和胀痛(常伴胃部胀满,与胃动力不足等有关,如进食过多产气食物后引发);疼痛部位多在上腹部正中或偏左,部分可放射至背部等;伴随症状有消化不良、反酸烧心、食欲减退、黑便(提示上消化道出血);不同人群中儿童多表现为哭闹拒食等,老年人症状不典型需防心肌梗死牵涉痛,女性生理期或妊娠期易胃痛,有基础病史者如糖尿病患者可能因自主神经病变致胃轻瘫;发作规律有胃溃疡餐后痛、十二指肠溃疡空腹痛、部分胃炎胃癌等无规律痛。
一、疼痛的性质与程度
1.隐痛:多为持续性轻度疼痛,常见于慢性胃炎患者,疼痛程度较轻,一般不影响日常活动,但长期存在可能提示胃黏膜有持续损伤,其发生可能与长期饮食不规律、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胃黏膜在这些因素影响下处于慢性炎症状态,导致持续轻度疼痛。
2.胀痛:常表现为胃部胀满伴有疼痛,可能与胃动力不足有关,如进食过多产气食物后,胃肠蠕动减慢,胃内气体积聚导致胀痛,可见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食过多豆类、碳酸饮料等产气食物后,胃肠消化功能受限,气体不能及时排出,引发胃部胀痛。
二、疼痛的部位
1.上腹部正中:胃位于上腹部偏左,所以胃痛时疼痛多集中在上腹部正中或偏左区域,胃溃疡患者疼痛往往在上腹部正中偏左,有一定的规律性,如餐后痛等,胃溃疡是胃黏膜被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形成的溃疡,刺激周围神经导致该部位疼痛。
2.放射痛:部分患者胃痛可放射至背部、肩部等,比如十二指肠溃疡可能会出现疼痛放射至背部的情况,这是因为神经传导的牵涉痛所致,溃疡部位的神经冲动通过神经传导通路牵涉到背部、肩部等部位的神经,引起相应部位疼痛。
三、伴随症状
1.消化不良症状:如恶心、呕吐,胃痛时胃肠功能紊乱,可能出现恶心,严重时会呕吐,常见于急性胃炎患者,进食刺激性食物后引发胃痛并伴有恶心呕吐,刺激性食物刺激胃黏膜,导致胃肠蠕动异常,出现恶心呕吐症状。
2.反酸、烧心:胃酸分泌过多时会出现反酸,即胃内容物反流至口腔,同时伴有烧心感,像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常出现反酸烧心伴胃痛的情况,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导致胃酸反流至食管,刺激食管黏膜产生烧心感,同时累及胃部引发胃痛。
3.食欲减退:胃痛会影响胃部的消化功能,导致患者食欲下降,不想进食,长期食欲减退可能会引起营养不良等问题,比如胃溃疡活动期患者常伴有食欲减退,胃部疼痛不适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进而导致患者对进食缺乏兴趣。
4.黑便:如果胃痛伴有黑便,可能提示上消化道出血,血液在肠道内被消化分解后会使大便呈黑色,常见于胃溃疡并发出血、胃癌等情况,需要引起重视,上消化道出血后,红细胞被肠道内的消化酶分解,血红蛋白中的铁元素与肠道内的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铁,使大便变黑。
四、不同人群的胃痛特点
1.儿童:儿童胃痛可能表述不清晰,多表现为哭闹、拒食等,可能与饮食不规律、感染幽门螺杆菌等有关,比如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后,除了胃痛,还可能有口臭等表现,且儿童胃痛需警惕是否有器质性病变,如先天性胃部畸形等,儿童无法准确表达胃痛,主要通过异常行为如哭闹、拒食等体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儿童后,在胃部定植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胃痛,同时可能出现口臭症状,先天性胃部畸形等器质性病变也会导致儿童出现胃痛表现。
2.老年人:老年人胃痛症状可能不典型,可能仅表现为上腹部不适、隐痛,容易被忽视,且老年人胃痛需要排除心肌梗死等疾病的牵涉痛,因为老年人痛觉敏感度降低,所以需要特别注意鉴别诊断,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痛觉神经反应不敏感,胃痛表现不典型,而心肌梗死有时会表现为上腹部牵涉痛,容易混淆,需要通过心电图等检查进行鉴别。
3.女性:女性在生理期可能因激素变化影响胃肠功能出现胃痛,另外妊娠期女性胃痛可能与子宫增大压迫胃部等因素有关,比如妊娠期女性由于子宫增大向上挤压胃部,容易出现胃部胀满、隐痛等症状,生理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影响胃肠蠕动和消化功能,导致胃痛,妊娠期子宫增大向上顶压胃部,使胃部空间变小,消化功能受影响,出现胃痛相关表现。
4.有基础病史人群:如糖尿病患者出现胃痛,可能是自主神经病变导致的胃轻瘫引起,表现为胃痛伴消化不良、呕吐等,需要结合糖尿病病史进行综合判断,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状态可能损伤自主神经,影响胃肠神经支配,导致胃轻瘫,出现胃痛、消化不良、呕吐等症状,需要依据糖尿病病史来分析胃痛的原因。
五、疼痛的发作规律
1.餐后痛:胃溃疡患者多表现为餐后痛,进食后食物刺激胃黏膜,导致疼痛发作,疼痛一般在进食后0.5-1小时出现,持续1-2小时后缓解,胃溃疡患者胃黏膜存在溃疡面,进食后食物刺激溃疡面及周围胃黏膜,引发疼痛,经过一段时间消化,疼痛逐渐缓解。
2.空腹痛: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常表现为空腹痛,多在饥饿时发作,进食后缓解,疼痛时间一般在餐后2-4小时左右,有的患者夜间痛较为明显,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溃疡部位在空腹时受胃酸刺激,引发疼痛,进食后胃酸被食物中和,疼痛缓解,夜间时迷走神经兴奋,胃酸分泌增多,更容易出现空腹痛。
3.无规律痛:部分胃炎、胃癌等患者胃痛发作无明显规律,可能与病情不稳定、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有关,胃炎患者病情可能因饮食、情绪等多种因素波动,胃癌患者病情进展不规则,导致胃痛发作无固定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