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是机体接触过敏原后由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病因包括过敏原、遗传和环境因素,临床表现有鼻痒、喷嚏、流涕、鼻塞等症状,通过病史采集和过敏原检测诊断,需与血管运动性鼻炎、急性鼻炎鉴别,治疗包括避免接触过敏原、药物治疗(抗组胺药、鼻用糖皮质激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和免疫治疗,特殊人群儿童、孕妇、老年人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过敏性鼻炎的定义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应性鼻炎,是机体接触过敏原后主要由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
二、病因
1.过敏原
吸入性过敏原:在空气中漂浮的过敏原,如花粉(在花粉传播季节,不同地区常见的花粉种类不同,在花粉浓度高的地区,人群接触后更易引发过敏性鼻炎)、尘螨(室内灰尘中常见,尤其是床铺、沙发等处,尘螨的排泄物等是重要过敏原,对于有过敏体质的人,长期接触尘螨易诱发疾病)、真菌孢子(在潮湿环境中容易滋生,如地下室、卫生间等潮湿区域)、动物皮屑及排泄物等(饲养宠物的家庭中,宠物的皮屑和排泄物是常见过敏原)。
食入性过敏原:通过饮食摄入后引发过敏的物质,如牛奶、鸡蛋、鱼虾、坚果等(过敏体质者食用后,免疫系统会将其识别为过敏原,从而引发鼻黏膜炎症反应)。
2.遗传因素:具有过敏体质的人更容易患过敏性鼻炎,过敏体质与遗传有关,如果家族中有过敏病史,如父母患有过敏性鼻炎等,子女患过敏性鼻炎的概率相对较高。
3.环境因素:空气污染、气候变化等环境因素也可能影响过敏性鼻炎的发生和发展,例如空气中的有害气体、颗粒物等刺激鼻黏膜,使鼻黏膜的抵抗力下降,增加过敏性鼻炎的发病风险;季节交替时气温、湿度等变化较大,也可能诱发过敏性鼻炎。
三、临床表现
1.症状
鼻痒:患者常感到鼻腔内瘙痒难忍,有时还会伴有眼痒、咽痒等,这是因为过敏原刺激鼻黏膜及其他相关部位的神经末梢引起的。
阵发性喷嚏:每天数次阵发性发作,每次多于3个,多在晨起、夜晚或接触过敏原后立刻发作(晨起时,室内环境可能有较多过敏原积聚,接触后易引发喷嚏)。
大量清水样鼻涕:鼻涕不停地流出,难以控制,这是由于鼻黏膜腺体分泌亢进所致。
鼻塞:程度轻重不一,间歇性或持续性鼻塞,可因鼻黏膜水肿、鼻甲肿大等原因引起,严重时可影响呼吸。
2.体征
鼻黏膜苍白、水肿,下鼻甲水肿、充血,可呈息肉样变(鼻黏膜苍白水肿是过敏性鼻炎的典型体征表现,通过鼻内镜检查可观察到)。
四、诊断
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发作情况,包括症状出现的时间、频率、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等,例如是否在特定季节、接触特定物质后发病等。
2.过敏原检测
皮肤点刺试验:将少量高度纯化的过敏原液体滴于患者前臂、轻轻刺入皮肤表层,如患者对该过敏原过敏,则会于15分钟内在点刺部位出现类似蚊虫叮咬的红肿块,出现痒的反应,或者颜色变深(该试验操作相对简便,但对于某些特殊人群,如正在服用抗组胺药物的患者,可能会影响结果,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暂停相关药物)。
血清特异性IgE检测:通过抽血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性IgE的水平,可辅助判断患者是否对某种过敏原过敏(该检测不受抗组胺药物影响,但结果解读需要结合临床症状)。
五、鉴别诊断
1.血管运动性鼻炎:无明确过敏原,症状与过敏性鼻炎相似,但可由温度变化、刺激性气体等非变应性因素诱发,鼻黏膜多为充血状态而非苍白水肿。
2.急性鼻炎:初期有鼻内干燥、灼热感,继而出现鼻塞、流清水样涕,后期可转为黏液脓涕,多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头痛等,病程较短,与过敏性鼻炎的长期反复发作不同。
六、治疗
1.避免接触过敏原:对于已明确的过敏原,应尽量避免接触,如在花粉季节减少外出,外出时佩戴口罩;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清理灰尘、更换床单被罩等以减少尘螨接触等。
2.药物治疗
抗组胺药:可缓解鼻痒、喷嚏、流涕等症状,分为口服和鼻用两种剂型,口服抗组胺药可能会引起嗜睡等不良反应,对于驾驶员、机械操作者等需要注意;鼻用抗组胺药局部作用强,全身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鼻用糖皮质激素: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能有效减轻鼻黏膜炎症反应,缓解鼻塞、流涕、喷嚏等症状,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常用药物之一,但长期使用可能会有一些局部或全身的不良反应,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缓解鼻塞、流涕、喷嚏等症状有一定作用,尤其适用于合并哮喘的过敏性鼻炎患者。
3.免疫治疗:通过逐渐增加过敏原提取物的剂量,使机体对过敏原的耐受性提高,从而减轻过敏症状,一般需要较长时间的疗程,适用于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患过敏性鼻炎时,需更加注重避免接触过敏原,如在花粉季节减少户外活动,保持室内清洁等。药物治疗时应选择儿童适用的剂型,避免使用可能有较大不良反应的药物,且用药需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因为儿童的肝肾功能等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药物代谢能力与成人不同。
2.孕妇:孕妇患过敏性鼻炎时,药物使用,尤其是在妊娠早期,需要谨慎选择。一般优先选择局部治疗的药物,如鼻用糖皮质激素等,但也需要在医生的评估下使用,因为孕妇的生理状态特殊,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
3.老年人:老年人患过敏性鼻炎时,可能同时合并其他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等,在选择治疗药物时需要考虑药物与其他疾病治疗药物的相互作用。例如,某些抗组胺药可能会引起嗜睡等不良反应,对于有驾驶等需要保持清醒状态的老年人需要特别注意,同时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应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