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恶心想吐的原因包括前庭系统性原因和非前庭系统性原因,前庭系统性原因有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中老年相对多见女性略高长期伏案等易患、梅尼埃病多见于中青年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有家族史或长期精神压力大等易诱发、前庭神经元炎各年龄段均可发病青壮年多见无明显性别差异机体免疫力低下时易发病;非前庭系统性原因有心血管系统疾病中低血压体质瘦弱中青年女性、老年人及长期卧床突然起身或服药不当易患心律失常各年龄段均有基础心脏疾病、老年人及长期精神紧张易患、神经系统疾病中脑供血不足中老年人多见有基础疾病或长期吸烟酗酒易患颅内病变多见于中老年人有基础病史男性略多、眼部疾病中屈光不正各年龄段均有学生等近距离用眼人群多发青少年因发育不稳定发病率高青光眼40岁以上多见女性高于男性有家族史或高度近视等易患、其他系统疾病中内分泌代谢性疾病里低血糖糖尿病患者用药不当或长期节食减肥易患甲状腺功能异常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女性高于男性有家族遗传或自身免疫病史易患、胃肠道疾病中急性胃肠炎各年龄段均有夏季饮食不卫生时高发儿童相对多见。
一、前庭系统性原因
(一)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
1.发病机制:耳石脱落后移位至半规管内,当头部位置变化时,刺激半规管毛细胞,导致前庭感受器异常兴奋,引发头晕、恶心想吐症状,多在卧位翻身、从睡眠中惊醒或低头等头位变化时发作,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1分钟。
2.人群特点: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中老年人群相对多见,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长期伏案工作、头部外伤史等人群易患。
(二)梅尼埃病
1.发病机制:内耳膜迷路积水,导致膜迷路扩张,影响前庭和耳蜗功能,出现发作性眩晕、耳鸣、耳闷胀感及恶心呕吐等症状,眩晕多持续数小时至数天,发作频率因人而异。
2.人群特点:多见于30-50岁中青年,男性和女性发病率无明显差异,有家族史者发病风险可能增加,长期精神压力大、过度劳累人群易诱发。
(三)前庭神经元炎
1.发病机制:前庭神经元受病毒感染等因素影响发生炎症,导致前庭功能障碍,突发剧烈眩晕,伴恶心、呕吐,眩晕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天至数周,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
2.人群特点:各年龄段均可发病,青壮年多见,无明显性别差异,机体免疫力低下时易发病。
二、非前庭系统性原因
(一)心血管系统疾病
1.低血压
发病机制:血压过低时,脑灌注不足,引起头晕,可伴恶心想吐,常见于体位突然改变时,如从卧位突然站起,站立后收缩压较平卧位时下降20mmHg以上或舒张压下降10mmHg以上。
人群特点:体质瘦弱的中青年女性、老年人及长期卧床后突然起身者易出现,部分因服用降压药物不当导致低血压的患者也可发生。
2.心律失常
发病机制:心脏节律异常导致心输出量减少,脑供血不足,引发头晕、恶心想吐,心律失常类型多样,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等均可导致。
人群特点:各年龄段均有发病可能,有基础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病等)人群、老年人及长期精神紧张人群易患。
(二)神经系统疾病
1.脑供血不足
发病机制:脑血管狭窄、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不足,引起头晕,可伴恶心,常见于动脉粥样硬化、颈椎病等导致血管受压或狭窄的情况,多在颈部活动后加重。
人群特点:中老年人多见,尤其是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者,长期吸烟、酗酒人群发病风险增加。
2.颅内病变
发病机制:如脑梗死、脑出血等,病变影响脑部正常结构和功能,导致头晕、恶心想吐,脑梗死多在安静状态下发病,脑出血多在活动中发病,可伴有头痛、肢体无力、言语障碍等症状。
人群特点:多见于中老年人,有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等病史者高发,男性发病略多于女性。
(三)眼部疾病
1.屈光不正
发病机制: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不正未矫正时,长时间用眼后可出现眼疲劳,进而引起头晕、恶心想吐,尤其在阅读、使用电子设备时间过长时明显。
人群特点:各年龄段均有,学生、长期从事近距离用眼工作人群多发,青少年因生长发育,屈光状态不稳定,发病率相对较高。
2.青光眼
发病机制:眼压升高,刺激眼部神经,可反射性引起头晕、恶心想吐,同时伴有眼痛、视力下降等症状,眼压常在40mmHg以上。
人群特点:40岁以上人群多见,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有青光眼家族史者、高度近视者等易患。
(四)其他系统疾病
1.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低血糖
发病机制:血糖过低时,脑组织能量供应不足,出现头晕、恶心想吐,多在空腹、过度运动或降糖药物使用不当后发生,血糖低于2.8mmol/L时可出现症状。
人群特点: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或降糖药物不当时易发生,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长期节食减肥人群也可能出现。
甲状腺功能异常
发病机制:甲状腺功能亢进时,机体代谢亢进,交感神经兴奋,可出现头晕、心悸、恶心等症状;甲状腺功能减退时,代谢减慢,脑供血相对不足,也可引起头晕、乏力、恶心等,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
人群特点: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女性甲状腺疾病发病率高于男性,有家族遗传倾向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史人群易患。
2.胃肠道疾病
急性胃肠炎
发病机制:胃肠道感染、食物中毒等导致胃肠道炎症,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同时可因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引起头晕,呕吐严重时可导致水电解质失衡,影响脑供血。
人群特点:各年龄段均有,夏季饮食不卫生时高发,儿童因卫生习惯较差相对多见。



